• 方用药法律》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吕志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方用药法律试读: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方用药法律/吕志杰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ISBN978-7-117-25052-8Ⅰ.①…Ⅱ.①吕…Ⅲ.①方-临床应用Ⅳ.①R28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9519号人卫智网www.imh.com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www.mh.com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方用药法律著者:吕志杰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编:100021E-mail:imh@m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3月版本号:V1.1格式:moi标准书号:ISBN978-7-117-25052-8策划编辑:李丽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m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吕志杰小传我于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之家。自幼纯朴仁义,热爱劳动,颇得乡亲们好评。受父亲影响,儿时习练书法,渐长用功学习,中学始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做好事。曾欲参军而未得。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三年后进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梦想成真,步入杏林,至今四十余年矣。大学期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长怀感恩之心,除苦读之外,热心公益工作,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蒙母校厚爱,1977年毕业后,留于本校中药教研室任教。期间,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医经典学习班,转年调入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先在病房五年,后于门诊五年,十年间为临床打下基础。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任教,至2012年退休。回首几十年的杏林生涯,十年临床为主,二十余年教学、著述、科研兼顾临床。深知光阴苦短,未敢稍有懈怠。皓首穷经,夜以继日,几不知寒暑节假。求知时日愈深,愈觉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妙趣无穷,百虑偶有所得,笔之记之,集腋成裘,所幸终有数部专著得以刊行,倘于杏林后来者有所裨益,吾将欣慰之至也。退休之后,壮心不已,于2012年应海南省中医院之特聘,为之应诊、查房、举办讲座。每年春夏仍回故乡母校工作。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懈怠,其中甘苦,真切心境,体现在曾经自拟的一首七律中,录之于下,以为同道共勉!甲午抒怀幽微经意万千寻,更向三坟问古音。执笔不知花甲岁,登坛每抱墨丁襟。人间难得壶公药,灯下唯求医圣心。自许百年扬国粹,相携同道力同任。丙申秋遥寄恩师马洪仕长沙望尽满城秋,百念无端独上楼。月色匀山青鬓雪,桃蹊惠我少年游。谈语荡黉门内,济世今安碧海头。欲问疑难怜道远,心随雁过白洲。语译:遥望长沙,秋色满城,当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医圣张仲景以及为弘扬仲景之学踽踽独行的恩师,便独自登上高楼。月色均匀地挥洒在山岭上,不觉间我的青鬓已经如雪,又想起年轻时跟随真诚而严于律己的恩师游学的情形。当年恩师在讲台讲经论道那深邃的语言犹回荡在耳脑间,而如今,恩师为了济世,却安心于碧海边。独自求索,有疑难问题时想要询问恩师,只是可惜路途太遥远了!于是,那颗百般思念之心便随着鸿雁飞过白洲。注:①长沙:恩师学宗医圣张仲景,而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此句表达了对圣人和宗圣人之学的恩师的敬仰之情。②桃蹊: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的缩略,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③少年游:年轻时随恩师游学。④谈:谈论中医学经典。⑤黉门:古指学校。⑥碧海头:恩师注重实践,行医足迹远至海南;著书立说,名满海内外。⑦道远:一指路途遥远;一指老师的身上承载着医圣张仲景的济世之道。⑧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序傅延龄丙申秋应邀到海口讲课,得与吕志杰教授又一次相会。我与吕教授相识,至今已越廿年。吕教授温文尔雅,恭良俭让,做人做事皆一丝不苟,皓首穷经,笔耕不辍;但做学问,不务名利,是当下难得的纯学者。此次见面后数十日,吕教授将他的新作《方用药法律》书稿寄给我,邀我作序。《方用药法律》选取经方常用50多味药物,依据《本》之论述,参考诸本草学家之注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仲景用法与规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包括四大步骤,即理法方药。先明病症之理,在明理的基础上制定治法,随后依法选定对症的成方,最后一个字是药,即在成方之用药的精准上下功夫,审所治病情与方恰合者,则原方用之;如不尽合,则依古圣之法,进行药味加减、药量增损等,使处方用药皆切合病情,则治之必有良效矣。由此可以看出,药具有与理、法、方同等的重要性。临床处方总是存在两种流弊,一者为有药无方;一者为有方无药。何谓有药无方?一张处方,它并不来源于任何成方,只是若干药物的拼凑和堆砌,这就是有药无方的一种表现。另外,在处方书写上也存在有药无方现象,比如医生开的是小柴胡汤,但是处方上柴、芩天各一方,姜、夏各奔东西。这样的处方,很难看出医者立法治病的思路。古人提倡先有方,后有药。也就是首先选定成方,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成方的药味进行加减化裁。中医为何把对药方的药味处理称为化裁?所谓化裁,是以裁衣作比喻。裁缝师傅对选定的布料,要按身体尺寸进行裁剪,如此才能制成合体的衣裳。成方亦如布料,常常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剪”。何谓有方无药?一张处方,它虽然有明确的成方来源,但它是死板的成方,并没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化裁。没有化裁并不是不必化裁,而是处方者不知化裁,不敢化裁。既不知化裁,复以“古方以不加减为贵”搪塞。比如用小柴胡汤,见腹痛者,不知去黄芩加芍药;见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不知去黄芩加茯苓。又比如用麻黄汤,处方上虽然写着麻、桂、杏、草四味药物,可是桂枝的用量大于麻黄,麻黄的用量反小于甘草。这些情况都属于有方无药。若要把握好理法方药的“药”字环节,若要避免有药无方或者有方无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中药学基础。如今重视方学习和方应用的中医师越来越多。若要学好方,用好方,那一定要很好的理解方用药。吕教授的这本书正好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论述方用药的优秀读本。宋版《伤寒论》序说:“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故从来注解本草者,必溯《本》(《神农本草经》之简称)之源。吕教授的这本书亦求索《本》之“本义”,以方用药为实例,以经解论,以论证,相互发明,相互发挥。古代医家们认定中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是《本》。而如今细读、精读《本》的医者似乎不多了!我认为《本》所言皆源于事实,皆源于实证和经验。《本》的作者不可能是闲着无事,关在屋子里杜撰本草。用今天的话来说,《本》一定不是某人或某些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本》所言不虚。比如《本》论人参曰“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人参的这些功能不仅在临床上屡用屡验,在实验室也被充分证明。可惜的是《本》的不少论述往往被人们忽略。举一个例子,《本》论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主热结黄疸的功能,人皆知之、用之;而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的功能,人少知之,更少用之。东垣老人信而好古,其当归拈痛汤用之。吕教授此书也着意“揭示某些中药被忽视之专长”,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吕教授注意到某些中药之专长,以及某些中药的某些专长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我认为这类现象是令人痛惜的。《本》讲的药物功能之所以被忽视,笔者猜想或许是因为人们曾用之不验。而之所以用之不验,笔者认为这既可能与药物产地、采集、炮制等质量有关,更有可能与用量、用法有关。如《肘后备急方》言青蒿治疟,如果其用量不至“一握”,用法不是“绞取汁,尽饮之”,亦必无效。我着力研究方药用量近二十年,深感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言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仲景诸方几乎尽其功用。遗憾的是,当今医者往往只用之调和诸药,而如何调和诸药,则不一定明确,只是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而已。吕教授本书研究方124首运用甘草的三点规律:一是应用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之能;二是以甘草作为主药治疗多病之方;三是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如此以方解本草,发人深省。吕教授长期临证,屡用达药,精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吕教授称之为“法律”,法者用法,律者规律。吕教授名其书曰“法律”,其欲与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媲美耶!是为序。编写说明《方用药法律》者,志在潜心求索仲景书组方用药之方法规律也。本书是在几十年研究秦汉经典、方用药,并参阅历代医家相关注本的基础上,融汇心得,独立思考,精心创作而成。在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2版之“上部”,对仲景书252方(《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140方。笔者统计方法详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方新论》第一章)运用的165味药物(其中135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3味首载于《名医别录》;7味首载于仲景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本书乃选录了其中常用的药物50余味,精心撰著而成。本书的学术价值重点有三:第一,参阅古代本草学家之注本,精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第二,通过对方用药法律的研究,揭示某些中药在当今被忽略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本书之研究成果,可弥补当前《中药学》讲义的某些不足。第一点,以甘草为例。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通过对这124首方运用甘草之方法、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临床处方用甘草的三个要点:首先是调和诸药,诸如外而不内之散剂,下而不上之攻剂,燥而不濡之温剂,冽而不和之清剂,众而不群之杂剂,暴而无制之毒剂,皆应配伍甘草以调剂之,故甘草有“国老”之称。第二,甘草作为主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三,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第二点,关于药物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以四味药为例。先说药物之专长,以厚朴、大黄为例:厚朴为行气药,这是古今医家的共识。而《本》首曰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如此温散之功却被人们忽略了。方用厚朴,不仅用作行气药,并且对病情“内外牵连”(《本疏证》),即表里同病者,为首选良药,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厚朴七物汤证等。大黄本为攻邪药,而《本》却云其能“安和五脏”。这如何理解?全面分析了《本》原文与方应用大黄的32首方之后可知,大黄通过通大便、利小便、下瘀血、破癥瘕、去宿食及治邪实寒热等“推陈致新”之功用,祛除了病邪,从而达到“安和五脏”之效。再就是方通过巧妙的配伍,可使药物发挥更多、更好以及特殊的效用,以人参、芍药为例:人参本为补虚药,而对于正虚邪实之病变,如小柴胡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适当配伍人参,又可以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除邪气之目的;芍药酸苦微寒,柔肝养血,善治腹痛,但其阴柔之性对寒性腹痛,则应适当配伍之后才能用之,如通脉四逆汤之方后注曰:“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这是因为,通脉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配点芍药,则不嫌其寒而治腹痛。诸如上述,只有系统、深刻理解方用药之法律,才能发挥药物之专长,才能学会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点,关于中药学之史略。中药学源远流长,其源头是秦汉时期的四部经典著作之一的《本》。《本》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后,历经秦汉,代有增益。秦汉时期许多医家在读《本》的同时,学有心得,加了“注脚”,但这些医家都未留下姓名。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在收集整理《本》文字的同时,将秦汉医家对《本》的注脚(即注释文字)整理成书,名曰《名医别录》。因此可以说,《名医别录》乃是《本》最早的注本。随后的唐、宋、元、明、清等历代本草学家们学用结合,撰写成自己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有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原文的注释,也有发挥性的见解以及宝贵的临床心得,有的注本还联系方用药法律加以阐述。上述诸多医家注本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方用药阐释的丰富知识,当代的《中药学》虽然做了归纳总结,但不一定全面。本书深入挖掘总结了古代许多本草学家研究方用药之心得,弥补了《中药学》的某些不足。本书值得说明的还有如下三点:第一,每味药之前的辑要。这是参阅了历代许多本草学家著作之相关论述,提炼要点而串连起来,为别具一格的“辑要”之作。第二,每味药气味之后括号内的注释。一般而言,中药的功能主治与口尝之五味是一致的,而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药物的功效主治与其口尝之五味不同,那就不必拘泥口尝之味。以石膏为例:诸家本草皆说石膏辛甘而寒,其实“味淡无臭”。言其辛者,以其功能解肌透热也。再以栀子为例:鼻闻之,口尝之,其“气微,味淡微酸”,因其功能清泄三焦火热,故本草学家皆曰气味“苦寒”。三以大黄为例:虽曰苦寒,其实以沸水浸泡一会儿品尝之,“味仅微苦而带清香之气”。言其苦寒者,以其善于清泄里实热证也。如此明确辨别的最大好处:对惧怕中药味苦等“五味”之偏者,可选择用药,以利于服用。如小儿高热者用石膏煎之如饮温水。第三,分析方用药之法律,注重联系《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原文本义。以仲景书经方用药之本,本于神农。舍“本”求“末”,难明方用药之本义,更难以剖析方用药之精义。此外,尚需说明,本书重复引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文及序号,这实属必要。其目的,前者是强化熟悉原文,后者乃便于查阅。最后说明,本书药物目录之先后排列,是以方用药频次之多少为序(个别药例外)。例如,仲景书252方应用药物频率最高的是甘草,达124方,故首列甘草。每味药说明本于《本》上、中、下三品之归属。本书请国医大师路志正老题词,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写序;我二十年前的学生马洪仕为我赋诗一首,书法家汤钟音先生为之书写;我的研究生范秉均、班光国、朱小静以及得意弟子马洪仕、曹晓慧与河北中医学院2013级扁鹊医学社7名学生(管媛媛、薛晔佳、蒋利梅、李媛媛、高广明、刘东明、梁彦闯),都认真校订了书稿,于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我年逾花甲,退休数年,别无他求,只是念念不忘中医事业,故临床之余,学习不止,笔耕不辍。但愿本书对读者学好方用药,提高临床水平有所裨益,愚心足矣。吕志杰河北中医学院(退休)海南省中医院(特聘)2017年夏于石家庄绪论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是一门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基础之上的医学,是一门传承了几千年、与时俱进的医学,是一门原始而高深、具有永久魅力的医学。总之,中医学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中医药学趋于成熟而形成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其奠基之作,即《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四部经典之内容有所不同:《黄帝内经》《难经》侧重中医学基础理论与针灸疗法;《本》为中药学的源头;《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实践,将理、法、方、药融汇贯通,从而创建了辨证(病)论治之思想体系,乃方书之祖也。“绪论”试图对方及其用药的源流本末以及古人的研究方法予以概括探讨,简述如下。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发展史略先民为了生存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原始活动奠定了中医学实践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自古至今防病、治病的方法,诸如导引、药物、针灸、外治法等,皆起源于生活实践。由此可知,药物疗法是中医学治病的原始方法之一。欲求索“方”,必先求索“药物”;欲求索药物,必先求索中药学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以下多简称《本》)。为了使读者对《本》有个概括了解,故依据史料,探讨如下。1.《本》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沿革及《名医别录》的由来《本》内容之文献记载,由来久矣,最早始于“商、周间”,历经秦汉,代有增益。《本》原书四卷,著者不详,书名是根据神农氏尝百草的上古传说而命名。此书具体撰年约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或前后。在中国医学史上,《本》对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药学著作多是采录其原文,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这部书的原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它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而保存至今。《神农本草经》的书名及其略称,即《神农本草》《神农》,或《本草》等,在先秦时代的著作《礼记》《周礼》等书之古人注疏中已有所记载。而降至汉、魏、六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本》古传本与古注本。《本》影响所及,已衍化与发展成许多类型的医药学著作,其原文也被历代药典性本草学著作辗转引录。从《本》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此书写成后的数百年间(相当于秦、汉时期),曾有许多医家陆续做了注释和新药品种的补充。他们把《本》的原文写成红色文字(即“朱字”),把新增的文字写成黑字(即“墨字”),以示区别。但是,这些医家都未能留下姓名,故学者将这种最早的《本》注本称为《名医别录》。2.《本》的传承、发展及辑注史略公元6世纪初,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将《本》分成7卷,并为之撰写了详细的注文,名为《本草经集注》,此书除了仍用红字与黑字区分《本》与《名医别录》的文字外,陶氏还将自己撰写的注文用黑色小字标记。公元9世纪中期,唐朝政府大规模地组织医学官员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征集药物品种,绘成图像,再次加以整理扩充,撰成《新修本草》(后世称为《唐本草》),共54卷。这是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著作。其著作体例仍将《本》佚文写成红字,其他均用黑字。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也组织药官撰成《开宝本草》(原名是《开宝新详定本草》,后改称《开宝重定本草》),共20卷。其内容是在《新修本草》正文20卷的基础上,加以增订和注释。时隔不久,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宋政府再次命掌禹锡及苏颂等医官增订《开宝本草》,并重新收集全国药材图像,撰成《嘉祐本草》20卷及《嘉祐图本草》20卷。《嘉祐本草》的全称仍冠以“神农”二字,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这是因为,此书全部字数虽已较《本》增加了很多倍,但在书中保存的《本》佚文却是历经上述各书多次忠实转录之结果。以上所说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诸书,虽然都收载了《本》的佚文,但其原书也都相继失传,迄今为止只能看到《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断不全、数量不多的个别古代抄本或其抄本碎片。直到公元11世纪末,北宋·唐慎微更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参考引用了大量经史百家著作中的有关药学资料,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初刊于1108年,名《大观本草》,共31卷(全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后于1116年曾由宋政府修订,改称《政和本草》(全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内容大致相同,但卷数合并为30卷。由于这两类《证类本草》在编写体例上仍继续完整地转录了上述本草学著作,特别是宋代已采用刻版印刷术,将手写体的《本》红字佚文刻印成白字(又称“阴文”),仍将本草书中的其他内容用黑字(又称“阳文”)刻印,因而自12世纪以后,《证类本草》成为迄今为止保存《本》佚文最完整的一本古籍。除了《证类本草》和个别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书外,《本》古传本的佚文还可见于公元11~12世纪以前各种传世的中医药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中,其中也包括流传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国古籍。上述古籍是考察《本》原文的重要资料。为了恢复《本》原貌,自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多种《本》的辑本和辑注本。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他们主要是以《证类本草》的白字与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本》佚文为依据,并采用其他古籍中的佚文做参考。总之,自南宋以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曾试图复原《本》,并相继完成了《本》的多种后世辑本和辑注本。所有这些辑复工作均在《本》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各自的内容难免互有得失,这与各家学者限于原始资料的掌握范畴与其信实程度的辨识标准,以及对《本》原书结构组成特点的考证分析结果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盛世修典书。20世纪末,现今政府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之。《神农本草经辑注》课题组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更广泛的对各种传世及不断出土文献的发掘整理与深入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重新进行《本》的辑复工作。《辑注》首先从传世的各种早期古籍收集、分析、编排第一手《本》佚文资料入手,将原书四卷本原文及其在汉魏以前的古注(六朝以后的古注除外)加以辑复。其次,将辑复后的《本》原文及其古注进行校注、考证和按语。立足于重辑佚文,辑、校、注三者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其佚文的信实程度、校注的深度,比古人诸家辑本均有超越之处。《神农本草经辑注》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编著而成(199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集研究《本》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使读者对《本》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从事中医工作者研究中药学,特别是研究《本》必备的参考书。3.《本》内容提要及其分类《本》分为四卷,其主要内容是:卷一“序录”(又称“序例”)为药物总论部分。这部分又分为“序”与“录”两个方面。“序”,乃根据药效性质将药物分为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之义引述如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总论“序”的部分简要论述药物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毒性、采药、制药、剂型和用药方法等。卷二至卷四为药物各论部分,按照三品分类法,将365种药物逐一论述,对于每种药物分别记载了其正名与别名、性、味、毒性、生境、采制、功效、主治以及药物副品的应用等。《本》收录药物365种,正符合一年365日之数。这意在说明,以防病、补虚、治疾为主的上、中、下三品药物,是人们一年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或缺的。深刻领会《本》三品分类的核心内涵,其要点有二:一是重视药物的功用;二是重视药物的毒性。这两点对历代中药学的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本·序录》之“录”,为《本》全书所记载的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古籍中引录“《本》(药物)目录”的最早医籍是《本草纲目·卷二》。该目录只有三品药名,未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本》时代相近的《周礼》一书,已有“五药”分类之法。根据汉郑玄注:五药“即草、木、虫、石、谷”(见《周礼》之“天官·疾医”)。故马继兴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在《本》三品药物及《周礼》五药古制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矿物和动物各类的顺序排列各药。即:草部木部谷部,包括果、菜、谷各类,以上均植物药。石部,包括金、石各类,均矿物药。虫部,包括人、兽、禽、虫、鱼各类,均动物药。上述按自然属性之“五药”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我国本草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承先启后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即采用自然属性作为一级分类,将三品作为二级分类。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亦主要按中药的自然属性分类,只是将收录的《本》《名医别录》之药物标明三品。《纲目》收载的1892种药是《本》的5倍还多,其分类更为精细而具体(详见本书附录)。上述可知,中药的分类始于《本》。“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刘渡舟先生撰写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之序文),故仲景书之方所用的大部分药物,皆与《本》具有“母子血缘”关系。因此,下文探讨方必然论及《本》。二、方的形成与发展史略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这是用单味药治病的起源。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其疗效好于单味药,故方剂应运而生。中医治病由单味药过渡到方剂,这是经验的丰富和升华,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在什么时候从以药治病过渡到以方治病,由谁创立的方剂?这很难定论。从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在周代或之前。例如,在周代《礼记》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体现了封建传统是讲究“忠心”与“孝道”的。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方剂。但从《史论·扁鹊仓公列传》的叙述中,的确已经有了方剂的记载。书中说: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给他“禁方”(即“密而不传”之方),扁鹊在治疗一个“尸厥”,即病重如死的病人时用了“八减之剂”。其具体方药,无从得知,但却充分表明,方剂在那个时候已经具备了。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内容比较粗糙,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其早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秦汉)这部典籍中,关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机、针灸疗法、治病法则、方剂配伍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中,方剂理论已大体完善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全部《黄帝内经》仅仅记载了13个方,而且相当原始。其中用药1味者有4方,其他方也很简单,仅是中医方剂学的雏形。《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成熟与方剂的原始之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答案可从《汉书·艺文志》求索。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了“方十一家”与“医七家”,这就明确了那时对方与医的论述是分开的。《黄帝内经》为“医七家”之一,属于经书类,所以载方很少,而另外有专门记载方类的书籍,其中就有《汤液法》(方剂学专著)。总之,远在汉代,中医学就分为两大类:即讨论中医理论为主的“医”与讨论中医治疗为主的“方”。尚须进一步探讨的是:《汉书》中说的“方”与仲景书中的方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需要从中医文献中去寻找答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又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就说明了仲景、伊尹、神农三者的关系:“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林亿等《伤寒论·序》)。还可说明,《伊尹汤液》与《汉书》记载的“方十一家”之一的《汤液法》是一部书,久佚。但可以推断,与汉代切近的皇甫谧曾亲见《伊尹汤液》,并亲见魏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皇甫谧综合分析后做出明确判断:张仲景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在《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论广”而成。所谓“论”,乃指加以研究,使之条理化;而“广”者,是指扩大和补充之。还应当认识到,仲景书不仅“论广《伊尹汤液》”,并且研究了《汉书》中讲到的“医”类书籍,用张仲景自己的话说:他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以超人的智慧编著而成。遗憾的是,班固所述“方十一家”未能流传至今。但庆幸的是,《伤寒杂病论》被保存下来。时至今日,中医界所言“方”概指仲景书之方。方配伍严谨,遣药精当,疗效神奇,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垂训千古,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代之后,历代有建树的医家无不学本秦汉经典,历代有价值的方书无不源本方。诸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虽以论述诸病之病因、病机、病候为主,但也记载了方剂。《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之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的方子多了许多,而方是其主体部分。宋、金、元时期,战乱不断,生活不定,疾病多发,这也引发了学术争鸣。金元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及独到之处,但刘河间主张的寒凉(擅用清热);张子和主张的攻邪(主用汗、吐、下法);李东垣主张的补益(强调调补脾胃,分辨内外伤);朱丹溪主张的滋阴(强调滋阴以降火),皆源本于经典,取法于方而有所发挥。时至明清时代,方书类著作日益增多,影响较大的,如明代的《医方考》《普济方》(6万余首),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方与方剂理论。清代则更多,诸如王晋三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与《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在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与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创制了许多名方。对上述方书类著作,应当理清两点:一是这些类书并非研究方之专书;二是这些类书的作者都十分重视方,都收录了方。尚须明确:在上述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还贯穿着一条路线,即专门研究仲景书的群体与专门研究方的医家。最早的代表医家就是宋代的成无己,其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共四卷,前三卷论证,第四卷论方20首)。时至清代,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方”(即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者对每一首方的加减变化一目了然。随后,徐大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类方》。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下部》(第2版)即专门论方,对全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用之方进行系统解读,并探讨其方与方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笔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有何价值,读之便知。历代医家对方的研究与发展,还有一条或明或隐的线索,即贯穿于历代研究本草学的专著之中。请看下文分解。三、方用药法律启示录《本》为中药学的源头典籍。学习中药学要想从根本上学、学得其精华,就必须从读《本》入手。但是,“《本》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张志聪),故读懂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明确,《本》是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升华,从而撰集的以单味药防病治病之经验总结。古人与今人的语言表达差别很大,故今人读古人之书倍感古奥。其破解的方法,一是加强古文修养;二是借助历代本草学家之相关著作加深理解,读懂本义,以便学以致用。关于如何读《本》,综合历代本草学家研究《本》的启示,总结三点如下:1.将《本》与仲景书联系起来研究前面说过,“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林亿等《伤寒论·序》)。由此可以这样推理:张仲景撰集《伤寒杂病论》,其“博采众方”就有《伊尹汤液》,故仲景可谓《本》再传之人。纵览历代研究《本》之专著,几乎都是联系仲景书、联系方去研读。例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凡例》说:“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要略》之方,即其遗书也。开阴阳之和,泄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周岩《本草思辨录》更指出:“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非特无效,抑且贻害。”邹澍《本疏证》一书的主线,皆以方解释《本》的主治,以《本》所论分析古方的应用。总之,古代研究本草的书籍之一大特点,即都将仲景书融贯于《本》的研究之中,以方解释《本》之功用主治,以《本》药性推衍方之用药配伍。这个门径找对了,登堂入室,潜心研究,必能破解方用药难解之“谜”。2.从本草的形、色、气、味等辨识其功用中药的形、色、气、味等,是现在学习中医药者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看懂《本》并正确运用的切入点。徐大椿领悟《本》用药的基本思路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如此据“气”以测知药物阴阳属性,据味以分辨药物作用之脏腑,据色以明了药物归属何,据形以推断药物作用之部位,以及据药物之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不同而推断治病的药用机制与用药规律,为学者点亮了发蒙解惑、拨云见日的引航之灯。下面以厚朴为例,刘潜江说:“草木或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如厚朴则所谓纯阳者,故取木皮为用,而气味苦辛,色性赤烈也。夫味之苦者,应于花赤皮紫,是味归形也;形色紫赤者,应于气温,是形归气也。苦能下泄,然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为温散。若苦从乎寒,则直下泄,如枳实是已。”(转录《本疏证》)如此分析,法乎自然物化之性,本草气味形色相合之妙,便会对厚朴功用有新的领悟(详见各论之厚朴新解)。再以干地黄为例,《本草求真》说:干地黄“专入肾,并入心、脾。……张璐谓其心紫入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可知干地黄不仅善于补肾益阴精,且可补益心脾之血虚。此辨药物之色以析功用也。三以神奇的虫功用为例,缪仲淳说:“虫生下湿土壤中,得幽暗之气,故其味咸气寒,以刀断之,中有白汁如浆,凑接即连,复能行走,故今人用之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转录《本疏证》)这是以虫类药之生存环境及其生命特性推断其功用特点。上述例证可知,药物之形、色、气、味等,必须加以重视。还有,黄宫绣《本草求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辨识药用。他说:“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凡药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凡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凡药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由此我联想到仲景书一条原文中“四个字”的解释,即《金匮要略》第一篇第1条所曰“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这句经文“补用酸”与“益用甘味”都好理解,而“助用焦苦”之本义往往被曲解。用上述《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解就好解了,即“凡药色赤、气焦的黄连之属,可入心清火也”。学习了现代《中药学》的学子们,你们对上述中药之形、色、气、味等知识了解了吗?若缺乏了解,则应重视起来,才能进入《本》之门。3.重视药物的归及引报使以提高疗效《本》于每味药之首,必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却不谈归。虽不明言归,而所述功用主治,实乃蕴含着归之理。后世医家们在临证中观察之,研究之,昭示、完善了归理论。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家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他的著作《珍珠囊》十分重视药物的归,在治方中皆加入引药,总结出十二常用引药。由此以引导全方治有专主,从而提高疗效。例如,他针对泻火药的论述说:“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肠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佐黄芩泻三焦火,佐黄连泻肝火、胆火;黄柏泻膀胱火。”所谓“黄连泻心火”,即黄连归心经,其他药类推。柴胡“佐”某药,乃指柴胡为“引”药。尤在泾于《读书笔记》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故引药即引导治病之药到达病所,以愈病而建功也。脾胃学家李东垣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张元素的影响,遂在张氏《珍珠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加以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该书对《本》之药物的归理论等,很有建树。中医药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不断传承,又逐步提高。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引报使之功,采取了人造天功之法,即依据病位之不同而将某药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引报使之功。例如黄连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眼赤人乳炒”(《本草求真》)。如此精细的炮制法,使黄连达到了治疗周身上下内外之各种火的目的。上述可知,中药的归不是绝对的,经过适当的配伍及炮制,可以改变其归方位及其功用。这就是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之处。至此,尚须探讨一个问题,即《本》不明言归,我们又如何理解其隐含的归之功呢?还举黄连为例,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分析说:“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气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陈氏用上述黄连之气味特性,以解读《本》关于黄连所主诸证,既治湿热在上之“热气目痛、眦伤、泪出”;又治湿热在中之“肠澼腹痛下痢”;还治湿热在下之“妇人阴中肿痛”。如此恰如其分之精细解说,启人心扉,发人深省。最后,还要提醒学者悟透一点,药物之归及引报使,与某药气、味、形、色、质等特性专长密切关联,应进行综合研究。前述张元素所说的黄连等七八味药擅长清泻不同脏腑之火,其某药泻某脏某腑之火,则该药必归某。因此,记住药物功用主治之专长,也就可以推断其归属某。如此知其然,便知其所以然的衍义推理思想,乃善学善悟者也。四、笔者撰著《方用药法律》的根基人贵有自知之明,扪心自问,笔者有撰著《方用药法律》的根基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研究仲景医学的经历。于40年前(1974—1977年),笔者梦寐以求的上了大学。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中药学》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就脱产学习了一年的四部经典、医古文及日语。一年后调至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在内科工作的10年期间(1979—1988年),于1984年又脱产参加了河北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理论提高班”,时间是一个学期,这个班实际上就是学习四部经典,期间聆听了慕名已久的刘渡舟教授讲学。上述一年半两个班的学习以及平时的背诵积累,让我在中医经典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学着用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使自己增强了学好经典、用好方的信心。在这10年期间,我先是在病房5年,这5年为了工作需要,在西医内科等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后5年是独立门诊及带教,这期间看了中药、方剂、内科及古代名著等中医方面的“杂书”。总的来说,这10年期间的主攻方向是学习经典,学用方与内科临床。由于几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笔者于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任教。如果说上述10年是学经典、用方的阶段,那么自执教至今的近30年则是在教学、临床(我从医院到学院之后,始终在课余时间坚持临床门诊)中边干、边学,潜心研究的阶段。这期间,我三十年如一日,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地在教学、临床之余看书学习,收集素材,结合心得,撰写论文上百篇,编撰专著十余部。这些论文、论著大多数是研究经典、方方面的理论心得与临床应用,是学用结合、编著并举的成果。笔者研究的方向,先是《金匮要略》为主,后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系统研究。其内容,先是以编为主,以著为辅,后期则以著为主了。诸如:我的第一、二本书《大黄实用研究》《金匮杂病论治全书》皆以编为主。我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2000年)编的成分多,第2版(2016年)则著的成分增加了。我的《金匮要略注释》(2003年)与《张仲景方剂学》(2005年)乃既编又著。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出版的5本书,即《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方新论》《仲景医学心悟八十论》《张锡纯活用方论》,或以编为主,如《选粹》;或以著为主,如《新论》与《八十论》;其他两本则编与著并重。于此加一段插叙:笔者与李士懋先生(第二批国医大师)、田淑霄先生夫妻,可以说是亦师(我接受继续教育时期的老师)亦友(与二老之年龄虽相差14岁,但学术上为知音朋友)。我的上述著作出版了,多赠书呈请二老赐教,二老也把新作惠赠于我。我赠予二老新作时,李老几次对我说:志杰,不要总写编著类的书,应写自己的。我回答说:写这些书首先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其中有自己的心得、领悟,故既编又著,等我到了二老的年纪和水平,一定写以著为主的著作。笔者这本《方用药法律》具备了两个基础:一是40年之前10年学习经典、方的基础;二是后30年研究经典、方的基础。特别是《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第2版的编著,更是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本书是笔者独立思考、潜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规律的结晶。这些解读,是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日积月累,积粟成山,滴水成河,以流淌的热血,精心“酿制”的成果。这个成果及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及平时一个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苦思冥想的结果。确实,著书立说是苦了点,但苦中求乐,乐在其中,这是每一个自愿著作者的心境。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为了给有志于中医而特别专注“方用药”的读者们写出喜闻乐读的精品,再苦也值得。总之,这本书是笔者累积几十年学习与研究经典、方以及许多名著而提炼的作品,这是心血凝成的作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学习要思考,思而有得要动笔。勤学、深思、善记与践行,这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的四个要素。让我以这本书为新的起点,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再创作,精心凝炼优秀作品。各论本书既然是讲经方用药法律的,自然涉及药物的分类。中药学之分类,最早于《本》分为上、中、下三品。与《本》时代相近的《周礼·天官·疾医》按照基原将药物分为“草、木、虫、石、谷”五类。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承前启后之巨著《本草纲目》效法先哲,亦按基原为主加以分类,由于药物增加了很多,故归类更加精细。此后,本草学家们对药物的分类法不同。现今的教科书《中药学》是按功效分类,医者已经习以为常。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分类法都非完美,皆有不足之处。就说功效分类法吧,这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每一种药物往往是几种功效、多种主治,而功效分类只能取其主要的功效,或某一种功效加以归类。如此分类的弊端是容易误导读者,使之只重视某一种功效,而忽略了其他功效。本书只收录了方之常用药50余味,这些药物按功效分类涉及解表、清热、祛痰、行气、逐水、温里、潜阳、安神、利水、止血、活血、补益、收涩、外用药等多种功效。反复考虑,决定采取一种新颖的分类法,即按照方用药之频率高低作为先后之序加以排列,如甘草用之频率最高,故列为首药讲解,依次类推。方用药法律提纲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作为主药治疗多病甘草有益亦有弊桂枝解肌散邪温通化饮温通脉通利关节通阳补虚通阳下气其他生姜和胃止呕解表散邪通阳宣痹散寒止痛宣化痰水大枣甘润养营用于表证培土固本用于里证用大枣特殊剂量、剂型方芍药和营调卫治时行寒热养血止痛治多种痛证活血行瘀治瘀血病证其他芍药“利小便”应重视半夏调中气治寒热散结气消痞满降胃气止呕吐通腑气息肠鸣化寒饮平喘咳祛痰饮治头眩开痰结利咽喉干姜回阳救逆治危急重证温肺化饮治咳逆上气温中散寒治中焦虚寒证温中助阳治血证其他附子回阳救逆治危急重病温阳散寒治痹证温阳利水治水气病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证扶阳固表治卫阳不足证温里助阳治中寒证为佐使引导药外用治头风人参大补气血救治危证健脾益气治中虚升降失调证扶正气除邪气补体虚而止痛茯苓健脾利水治水饮所致诸病健脾益气治脾虚湿盛证通利小便治小便不利健脾宁心治心神不安大黄荡涤肠胃通利水道下瘀血、血闭破癥瘕积聚调中去宿食治邪实寒热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术健脾益气治失摄证健脾运湿治小便不利健脾化饮治饮停证健脾养胎治胎动不安健脾祛湿治痹证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宣化痰饮宣肺利水宣湿通痹发汗透黄黄芩清透少阳胆邪热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治肠热下利治肝热证治肺热证治胃热证治心火证治血热证治瘀热证治胎热证为反佐药杏仁宣通肺气润燥、行气及反佐枳实破结消胀治阳明腑实证行气除满治腹满行气消痰除饮行气和血当归和血养肝和血止血和血散寒和血治疮和血补虚石膏清里透表清阳明(气分)邪热清宣肺热清饮结化热清热息风亦清虚热厚朴解表兼通里利气治腑实下气消痰饮行气通血痹黄连清胃热清肠热清心火疗疮疡五味子收肺气治咳逆上气敛肾气疗冲气上冲栀子清热除烦治黄良药阿胶补阴气不足止多种出血反佐祛邪之剂芒硝逐六腑积聚荡饮结留癖破热与血结柴胡和解少阳而除寒热疏理气机而调气血芎(川芎)散风邪解肝郁调肝脾行瘀止血桃仁治少腹“瘀热”证治血闭癥瘕病治肠痈营血瘀结证地黄补肾益阴补血通脉并能止血凉血安神黄芪益气祛邪治痹证益气健脾疗水肿益气建中补虚损益气实表祛黄汗龙骨重镇安神治躁狂并治痰涩精止遗治遗精滑泄反佐升散之药治牝疟葛根主表寒证兼项背强并治表证兼下利者亦治风热表证葶苈(子)泻肺逐痰治痰热壅盛证泻肺逐水治水气病消肿治小儿疳虫蚀齿麦门冬甘寒养阴治燥热证扶助正气治虚损证甘遂治水热互结之结胸重证逐水治悬饮逐水治留饮黄柏清湿热以退黄清湿热而治利清虚热可安蛔栝蒌实开胸涤痰治胸痹病涤痰消痞治结胸病薤白通阳散结治胸痹病疏通气滞治泄利下重橘皮理气和胃治呕哕理气开胸治胸痹葱白通阳气通气血虫和血通络治干血劳和血通经治妇人瘀血助软坚药治癥瘕疟母薯蓣(山药)补脾益肾治虚劳病补肺生津治“苦渴”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治肝胃虚寒证温血散寒治血气虚寒证水蛭泄瘀热治蓄血及妇人水不利攻瘀血而性缓善入治干血劳艾叶麻子仁润肠燥治脾约滋心阴“复血脉”鳖甲消癥益阴治疟母凉血益阴治阴阳毒蛇床子酸枣仁山茱萸补肝之圣药扶正之良品是否去核与性味论蜂蜜润肠治便秘甘缓而止痛缓峻药之性解峻药之毒甘润养脾阴黏合诸药为丸,以“除众病,和百药”酒辛热助阳散邪辛热走窜通痹其他人尿羊肉粥方用药法律纲目《本·上品》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气香而特异,味甜而特殊),为中药中至甘之品。《本疏证》说:“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其色之黄,味之甘,迥出他黄与甘之上,以是协土德,和众气,能无处不到,无邪不祛……”此《本》所曰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名医别录》曰:“解百药毒”也。《本草正》说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尚须明确的是,方用甘草,有生用、炙用之分。《药品化义》说:“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开完处方,医生往往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至于甘草在方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有些人却难以确切地回答出来,学习一下仲景运用甘草的经验,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甘草不仅具备“国老”之能调和诸药,并且用之为主药可治多病。方如何取甘草调剂、治病之功用?如何对生甘草与炙甘草区别应用?哪些病证禁用、慎用甘草呢?分述如下:1.调和诸药堪称“国老”国老德高望重,能调和百官之悖,使政通人和;甘草得中和之性,能调和诸药之偏,使合乎病情。甘草如此之功能,《本疏证》简要概述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一百二十方(按:编者统计为124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核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丸等);毒者,暴而无制(乌头汤、大黄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讵诚决胜之道耶!”笔者将邹澍之论衍义如下:(1)散剂,外而不内者合甘草:此类方剂较多,方大略有四类:首先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类。桂枝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用甘草与桂枝、生姜相配,辛甘发散为阳,以助益阳气;甘草与芍药、大枣相合,酸甘化阴,以补益阴血。因此,甘草在桂枝汤方内不仅能调和诸药,更重要的是能安内攘外。诸如治疗中风表虚兼项背强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兼漏汗的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兼寒疝腹痛的乌头桂枝汤;治疗兼营血虚损,身体疼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治疗柔痉的栝蒌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误下兼见胸满、脉促的桂枝去芍药汤与兼见胸满、脉微、恶寒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轻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及治疗黄汗证与黄疸病“当以汗解之”(十五·16)的桂枝加黄芪汤12方,都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因此这些方使用甘草的目的均与桂枝汤相似。第二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类。麻黄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中麻黄与桂枝、杏仁相配,宣肺发汗之力甚强,加配甘草甘缓之性,防止发汗太过伤及正气,使之成为有制之师。其他如治疗“湿家身烦痛”,即寒湿在表的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而化热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寒在表,发汗后邪热迫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及治疗太阳病兼少阴阳虚证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等4方,皆与麻黄汤使用甘草相似。第三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并邪客太阳的葛根汤,以及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为桂枝汤合麻黄汤去杏仁加葛根而成。第四是青龙汤类。这一类方剂包括: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肺有伏饮的小青龙汤与饮郁化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水气病风水、皮水“当发其汗”(十四·1)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治疗肺胀咳嗽上气的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口渴证“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十七·19)的文蛤汤8方,皆取甘草调和之功用。(2)攻剂,下而不上者合甘草: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5

  • 太清导引养生养性延命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2022-04-01

  • KMC知识验‬‬萃取在线营练训价值4999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知识管理中心KMCeter知名知识管理专家出品KMCeter主任田志刚老师:KMC在线营训官网售价4999元。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外部公共知识供应充足,但大多数人只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还没有升级到知识的水平。真正的知识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打开基本差距的核心点。大部分人表现形式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表达出来,KMC知识验提取告诉你知识生产自己的规律,KMC知识验证提取在线营训练让你真正开始自己的高效知识生产之路。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板块1:了解基于用户知识生产的知识和经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从个人经历到普遍知识的两个特征,四个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模块2:基于用户的知识生产理解知识和经验-提取结果的可用性不是你会做什么,而是用户需要提取什么。模块3:提取(复盘)知识经验的方法:模块4:知识和经验提取实践:经验提取的六个步骤1:确定用户,步骤2:定义问题,步骤3:构建框架,步骤4:改进内容,步骤5:结果验证,步骤6:应用优化适合人群:知识工作者、内部培训讲师、人力资源工作者、内部培训讲师、人力资源经理、准备开发课程写书的专业人士等。知识培训相关课程:知识博主年入百万训练营(涨粉篇做课变现篇)课程包括视频PDF文章底部有课件、课程更新、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KMC知识经验提取在线营训视频截图课程目录:KMC知识经验提取在线训练营1主课01第一次讲座:理解知识和经验1.m401第一次讲座:理解知识和经验1_tm.m401第一次讲座:理解知识和经验2.m401第一次讲座:理解知识和经验3.m401第一次讲座:理解知识和经验4.m402第二次讲座:知识经验提取(复盘)的本质.m403第三次讲座:知识经验提取(复盘)的方法.m42课件01作业描述了一项职责所需的核心知识和经验.df01练习题KMC知识经验提取在线课程练习.df02作业案例分析知识经验提取训练营.df02阅读材料KMC企业知识经验提取在线课程.df03作业产出框架构建知识经验提取训练营.df3福利系列讲座01第二:互联网下高效学习方法.t02第二: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t03二:如何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规划.t04二次互联网知识源和工具集20170503.df04次配图.df04二:互联网搜索信息和知识技能.t05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本质.t06第二:如何成为专家系列讲座1:核心问题和框架.t07第二:如何成为专家系列讲座?2.t08第二:高效学习方法的第一个问题.t09二:提高概念能力.t10二:提高思维能力.t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3 知识经验包括什么 丰富知识经验

  • 方用药法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吕志杰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方用药法律试读: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方用药法律/吕志杰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ISBN978-7-117-25052-8Ⅰ.①…Ⅱ.①吕…Ⅲ.①方-临床应用Ⅳ.①R28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9519号人卫智网www.imh.com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www.mh.com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方用药法律著者:吕志杰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编:100021E-mail:imh@m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3月版本号:V1.1格式:moi标准书号:ISBN978-7-117-25052-8策划编辑:李丽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m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吕志杰小传我于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之家。自幼纯朴仁义,热爱劳动,颇得乡亲们好评。受父亲影响,儿时习练书法,渐长用功学习,中学始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做好事。曾欲参军而未得。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三年后进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梦想成真,步入杏林,至今四十余年矣。大学期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长怀感恩之心,除苦读之外,热心公益工作,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蒙母校厚爱,1977年毕业后,留于本校中药教研室任教。期间,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医经典学习班,转年调入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先在病房五年,后于门诊五年,十年间为临床打下基础。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任教,至2012年退休。回首几十年的杏林生涯,十年临床为主,二十余年教学、著述、科研兼顾临床。深知光阴苦短,未敢稍有懈怠。皓首穷经,夜以继日,几不知寒暑节假。求知时日愈深,愈觉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妙趣无穷,百虑偶有所得,笔之记之,集腋成裘,所幸终有数部专著得以刊行,倘于杏林后来者有所裨益,吾将欣慰之至也。退休之后,壮心不已,于2012年应海南省中医院之特聘,为之应诊、查房、举办讲座。每年春夏仍回故乡母校工作。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懈怠,其中甘苦,真切心境,体现在曾经自拟的一首七律中,录之于下,以为同道共勉!甲午抒怀幽微经意万千寻,更向三坟问古音。执笔不知花甲岁,登坛每抱墨丁襟。人间难得壶公药,灯下唯求医圣心。自许百年扬国粹,相携同道力同任。丙申秋遥寄恩师马洪仕长沙望尽满城秋,百念无端独上楼。月色匀山青鬓雪,桃蹊惠我少年游。谈语荡黉门内,济世今安碧海头。欲问疑难怜道远,心随雁过白洲。语译:遥望长沙,秋色满城,当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医圣张仲景以及为弘扬仲景之学踽踽独行的恩师,便独自登上高楼。月色均匀地挥洒在山岭上,不觉间我的青鬓已经如雪,又想起年轻时跟随真诚而严于律己的恩师游学的情形。当年恩师在讲台讲经论道那深邃的语言犹回荡在耳脑间,而如今,恩师为了济世,却安心于碧海边。独自求索,有疑难问题时想要询问恩师,只是可惜路途太遥远了!于是,那颗百般思念之心便随着鸿雁飞过白洲。注:①长沙:恩师学宗医圣张仲景,而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此句表达了对圣人和宗圣人之学的恩师的敬仰之情。②桃蹊: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的缩略,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③少年游:年轻时随恩师游学。④谈:谈论中医学经典。⑤黉门:古指学校。⑥碧海头:恩师注重实践,行医足迹远至海南;著书立说,名满海内外。⑦道远:一指路途遥远;一指老师的身上承载着医圣张仲景的济世之道。⑧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序傅延龄丙申秋应邀到海口讲课,得与吕志杰教授又一次相会。我与吕教授相识,至今已越廿年。吕教授温文尔雅,恭良俭让,做人做事皆一丝不苟,皓首穷经,笔耕不辍;但做学问,不务名利,是当下难得的纯学者。此次见面后数十日,吕教授将他的新作《方用药法律》书稿寄给我,邀我作序。《方用药法律》选取经方常用50多味药物,依据《本》之论述,参考诸本草学家之注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仲景用法与规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包括四大步骤,即理法方药。先明病症之理,在明理的基础上制定治法,随后依法选定对症的成方,最后一个字是药,即在成方之用药的精准上下功夫,审所治病情与方恰合者,则原方用之;如不尽合,则依古圣之法,进行药味加减、药量增损等,使处方用药皆切合病情,则治之必有良效矣。由此可以看出,药具有与理、法、方同等的重要性。临床处方总是存在两种流弊,一者为有药无方;一者为有方无药。何谓有药无方?一张处方,它并不来源于任何成方,只是若干药物的拼凑和堆砌,这就是有药无方的一种表现。另外,在处方书写上也存在有药无方现象,比如医生开的是小柴胡汤,但是处方上柴、芩天各一方,姜、夏各奔东西。这样的处方,很难看出医者立法治病的思路。古人提倡先有方,后有药。也就是首先选定成方,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成方的药味进行加减化裁。中医为何把对药方的药味处理称为化裁?所谓化裁,是以裁衣作比喻。裁缝师傅对选定的布料,要按身体尺寸进行裁剪,如此才能制成合体的衣裳。成方亦如布料,常常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剪”。何谓有方无药?一张处方,它虽然有明确的成方来源,但它是死板的成方,并没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化裁。没有化裁并不是不必化裁,而是处方者不知化裁,不敢化裁。既不知化裁,复以“古方以不加减为贵”搪塞。比如用小柴胡汤,见腹痛者,不知去黄芩加芍药;见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不知去黄芩加茯苓。又比如用麻黄汤,处方上虽然写着麻、桂、杏、草四味药物,可是桂枝的用量大于麻黄,麻黄的用量反小于甘草。这些情况都属于有方无药。若要把握好理法方药的“药”字环节,若要避免有药无方或者有方无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中药学基础。如今重视方学习和方应用的中医师越来越多。若要学好方,用好方,那一定要很好的理解方用药。吕教授的这本书正好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论述方用药的优秀读本。宋版《伤寒论》序说:“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故从来注解本草者,必溯《本》(《神农本草经》之简称)之源。吕教授的这本书亦求索《本》之“本义”,以方用药为实例,以经解论,以论证,相互发明,相互发挥。古代医家们认定中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是《本》。而如今细读、精读《本》的医者似乎不多了!我认为《本》所言皆源于事实,皆源于实证和经验。《本》的作者不可能是闲着无事,关在屋子里杜撰本草。用今天的话来说,《本》一定不是某人或某些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本》所言不虚。比如《本》论人参曰“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人参的这些功能不仅在临床上屡用屡验,在实验室也被充分证明。可惜的是《本》的不少论述往往被人们忽略。举一个例子,《本》论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主热结黄疸的功能,人皆知之、用之;而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的功能,人少知之,更少用之。东垣老人信而好古,其当归拈痛汤用之。吕教授此书也着意“揭示某些中药被忽视之专长”,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吕教授注意到某些中药之专长,以及某些中药的某些专长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我认为这类现象是令人痛惜的。《本》讲的药物功能之所以被忽视,笔者猜想或许是因为人们曾用之不验。而之所以用之不验,笔者认为这既可能与药物产地、采集、炮制等质量有关,更有可能与用量、用法有关。如《肘后备急方》言青蒿治疟,如果其用量不至“一握”,用法不是“绞取汁,尽饮之”,亦必无效。我着力研究方药用量近二十年,深感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言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仲景诸方几乎尽其功用。遗憾的是,当今医者往往只用之调和诸药,而如何调和诸药,则不一定明确,只是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而已。吕教授本书研究方124首运用甘草的三点规律:一是应用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之能;二是以甘草作为主药治疗多病之方;三是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如此以方解本草,发人深省。吕教授长期临证,屡用达药,精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吕教授称之为“法律”,法者用法,律者规律。吕教授名其书曰“法律”,其欲与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媲美耶!是为序。编写说明《方用药法律》者,志在潜心求索仲景书组方用药之方法规律也。本书是在几十年研究秦汉经典、方用药,并参阅历代医家相关注本的基础上,融汇心得,独立思考,精心创作而成。在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2版之“上部”,对仲景书252方(《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140方。笔者统计方法详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方新论》第一章)运用的165味药物(其中135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3味首载于《名医别录》;7味首载于仲景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本书乃选录了其中常用的药物50余味,精心撰著而成。本书的学术价值重点有三:第一,参阅古代本草学家之注本,精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与规律;第二,通过对方用药法律的研究,揭示某些中药在当今被忽略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本书之研究成果,可弥补当前《中药学》讲义的某些不足。第一点,以甘草为例。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通过对这124首方运用甘草之方法、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临床处方用甘草的三个要点:首先是调和诸药,诸如外而不内之散剂,下而不上之攻剂,燥而不濡之温剂,冽而不和之清剂,众而不群之杂剂,暴而无制之毒剂,皆应配伍甘草以调剂之,故甘草有“国老”之称。第二,甘草作为主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三,甘草用之不当,亦有弊端。第二点,关于药物之专长与方药配伍之技巧,以四味药为例。先说药物之专长,以厚朴、大黄为例:厚朴为行气药,这是古今医家的共识。而《本》首曰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如此温散之功却被人们忽略了。方用厚朴,不仅用作行气药,并且对病情“内外牵连”(《本疏证》),即表里同病者,为首选良药,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厚朴七物汤证等。大黄本为攻邪药,而《本》却云其能“安和五脏”。这如何理解?全面分析了《本》原文与方应用大黄的32首方之后可知,大黄通过通大便、利小便、下瘀血、破癥瘕、去宿食及治邪实寒热等“推陈致新”之功用,祛除了病邪,从而达到“安和五脏”之效。再就是方通过巧妙的配伍,可使药物发挥更多、更好以及特殊的效用,以人参、芍药为例:人参本为补虚药,而对于正虚邪实之病变,如小柴胡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适当配伍人参,又可以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除邪气之目的;芍药酸苦微寒,柔肝养血,善治腹痛,但其阴柔之性对寒性腹痛,则应适当配伍之后才能用之,如通脉四逆汤之方后注曰:“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这是因为,通脉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配点芍药,则不嫌其寒而治腹痛。诸如上述,只有系统、深刻理解方用药之法律,才能发挥药物之专长,才能学会方药配伍之技巧。第三点,关于中药学之史略。中药学源远流长,其源头是秦汉时期的四部经典著作之一的《本》。《本》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后,历经秦汉,代有增益。秦汉时期许多医家在读《本》的同时,学有心得,加了“注脚”,但这些医家都未留下姓名。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在收集整理《本》文字的同时,将秦汉医家对《本》的注脚(即注释文字)整理成书,名曰《名医别录》。因此可以说,《名医别录》乃是《本》最早的注本。随后的唐、宋、元、明、清等历代本草学家们学用结合,撰写成自己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有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原文的注释,也有发挥性的见解以及宝贵的临床心得,有的注本还联系方用药法律加以阐述。上述诸多医家注本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方用药阐释的丰富知识,当代的《中药学》虽然做了归纳总结,但不一定全面。本书深入挖掘总结了古代许多本草学家研究方用药之心得,弥补了《中药学》的某些不足。本书值得说明的还有如下三点:第一,每味药之前的辑要。这是参阅了历代许多本草学家著作之相关论述,提炼要点而串连起来,为别具一格的“辑要”之作。第二,每味药气味之后括号内的注释。一般而言,中药的功能主治与口尝之五味是一致的,而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药物的功效主治与其口尝之五味不同,那就不必拘泥口尝之味。以石膏为例:诸家本草皆说石膏辛甘而寒,其实“味淡无臭”。言其辛者,以其功能解肌透热也。再以栀子为例:鼻闻之,口尝之,其“气微,味淡微酸”,因其功能清泄三焦火热,故本草学家皆曰气味“苦寒”。三以大黄为例:虽曰苦寒,其实以沸水浸泡一会儿品尝之,“味仅微苦而带清香之气”。言其苦寒者,以其善于清泄里实热证也。如此明确辨别的最大好处:对惧怕中药味苦等“五味”之偏者,可选择用药,以利于服用。如小儿高热者用石膏煎之如饮温水。第三,分析方用药之法律,注重联系《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原文本义。以仲景书经方用药之本,本于神农。舍“本”求“末”,难明方用药之本义,更难以剖析方用药之精义。此外,尚需说明,本书重复引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文及序号,这实属必要。其目的,前者是强化熟悉原文,后者乃便于查阅。最后说明,本书药物目录之先后排列,是以方用药频次之多少为序(个别药例外)。例如,仲景书252方应用药物频率最高的是甘草,达124方,故首列甘草。每味药说明本于《本》上、中、下三品之归属。本书请国医大师路志正老题词,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写序;我二十年前的学生马洪仕为我赋诗一首,书法家汤钟音先生为之书写;我的研究生范秉均、班光国、朱小静以及得意弟子马洪仕、曹晓慧与河北中医学院2013级扁鹊医学社7名学生(管媛媛、薛晔佳、蒋利梅、李媛媛、高广明、刘东明、梁彦闯),都认真校订了书稿,于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我年逾花甲,退休数年,别无他求,只是念念不忘中医事业,故临床之余,学习不止,笔耕不辍。但愿本书对读者学好方用药,提高临床水平有所裨益,愚心足矣。吕志杰河北中医学院(退休)海南省中医院(特聘)2017年夏于石家庄绪论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是一门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基础之上的医学,是一门传承了几千年、与时俱进的医学,是一门原始而高深、具有永久魅力的医学。总之,中医学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中医药学趋于成熟而形成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其奠基之作,即《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四部经典之内容有所不同:《黄帝内经》《难经》侧重中医学基础理论与针灸疗法;《本》为中药学的源头;《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实践,将理、法、方、药融汇贯通,从而创建了辨证(病)论治之思想体系,乃方书之祖也。“绪论”试图对方及其用药的源流本末以及古人的研究方法予以概括探讨,简述如下。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发展史略先民为了生存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原始活动奠定了中医学实践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自古至今防病、治病的方法,诸如导引、药物、针灸、外治法等,皆起源于生活实践。由此可知,药物疗法是中医学治病的原始方法之一。欲求索“方”,必先求索“药物”;欲求索药物,必先求索中药学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以下多简称《本》)。为了使读者对《本》有个概括了解,故依据史料,探讨如下。1.《本》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沿革及《名医别录》的由来《本》内容之文献记载,由来久矣,最早始于“商、周间”,历经秦汉,代有增益。《本》原书四卷,著者不详,书名是根据神农氏尝百草的上古传说而命名。此书具体撰年约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或前后。在中国医学史上,《本》对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药学著作多是采录其原文,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这部书的原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它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而保存至今。《神农本草经》的书名及其略称,即《神农本草》《神农》,或《本草》等,在先秦时代的著作《礼记》《周礼》等书之古人注疏中已有所记载。而降至汉、魏、六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本》古传本与古注本。《本》影响所及,已衍化与发展成许多类型的医药学著作,其原文也被历代药典性本草学著作辗转引录。从《本》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此书写成后的数百年间(相当于秦、汉时期),曾有许多医家陆续做了注释和新药品种的补充。他们把《本》的原文写成红色文字(即“朱字”),把新增的文字写成黑字(即“墨字”),以示区别。但是,这些医家都未能留下姓名,故学者将这种最早的《本》注本称为《名医别录》。2.《本》的传承、发展及辑注史略公元6世纪初,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将《本》分成7卷,并为之撰写了详细的注文,名为《本草经集注》,此书除了仍用红字与黑字区分《本》与《名医别录》的文字外,陶氏还将自己撰写的注文用黑色小字标记。公元9世纪中期,唐朝政府大规模地组织医学官员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征集药物品种,绘成图像,再次加以整理扩充,撰成《新修本草》(后世称为《唐本草》),共54卷。这是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著作。其著作体例仍将《本》佚文写成红字,其他均用黑字。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也组织药官撰成《开宝本草》(原名是《开宝新详定本草》,后改称《开宝重定本草》),共20卷。其内容是在《新修本草》正文20卷的基础上,加以增订和注释。时隔不久,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宋政府再次命掌禹锡及苏颂等医官增订《开宝本草》,并重新收集全国药材图像,撰成《嘉祐本草》20卷及《嘉祐图本草》20卷。《嘉祐本草》的全称仍冠以“神农”二字,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这是因为,此书全部字数虽已较《本》增加了很多倍,但在书中保存的《本》佚文却是历经上述各书多次忠实转录之结果。以上所说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诸书,虽然都收载了《本》的佚文,但其原书也都相继失传,迄今为止只能看到《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断不全、数量不多的个别古代抄本或其抄本碎片。直到公元11世纪末,北宋·唐慎微更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参考引用了大量经史百家著作中的有关药学资料,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初刊于1108年,名《大观本草》,共31卷(全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后于1116年曾由宋政府修订,改称《政和本草》(全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内容大致相同,但卷数合并为30卷。由于这两类《证类本草》在编写体例上仍继续完整地转录了上述本草学著作,特别是宋代已采用刻版印刷术,将手写体的《本》红字佚文刻印成白字(又称“阴文”),仍将本草书中的其他内容用黑字(又称“阳文”)刻印,因而自12世纪以后,《证类本草》成为迄今为止保存《本》佚文最完整的一本古籍。除了《证类本草》和个别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书外,《本》古传本的佚文还可见于公元11~12世纪以前各种传世的中医药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中,其中也包括流传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国古籍。上述古籍是考察《本》原文的重要资料。为了恢复《本》原貌,自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多种《本》的辑本和辑注本。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他们主要是以《证类本草》的白字与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本》佚文为依据,并采用其他古籍中的佚文做参考。总之,自南宋以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曾试图复原《本》,并相继完成了《本》的多种后世辑本和辑注本。所有这些辑复工作均在《本》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各自的内容难免互有得失,这与各家学者限于原始资料的掌握范畴与其信实程度的辨识标准,以及对《本》原书结构组成特点的考证分析结果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盛世修典书。20世纪末,现今政府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之。《神农本草经辑注》课题组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更广泛的对各种传世及不断出土文献的发掘整理与深入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重新进行《本》的辑复工作。《辑注》首先从传世的各种早期古籍收集、分析、编排第一手《本》佚文资料入手,将原书四卷本原文及其在汉魏以前的古注(六朝以后的古注除外)加以辑复。其次,将辑复后的《本》原文及其古注进行校注、考证和按语。立足于重辑佚文,辑、校、注三者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其佚文的信实程度、校注的深度,比古人诸家辑本均有超越之处。《神农本草经辑注》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编著而成(199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集研究《本》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使读者对《本》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从事中医工作者研究中药学,特别是研究《本》必备的参考书。3.《本》内容提要及其分类《本》分为四卷,其主要内容是:卷一“序录”(又称“序例”)为药物总论部分。这部分又分为“序”与“录”两个方面。“序”,乃根据药效性质将药物分为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之义引述如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总论“序”的部分简要论述药物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毒性、采药、制药、剂型和用药方法等。卷二至卷四为药物各论部分,按照三品分类法,将365种药物逐一论述,对于每种药物分别记载了其正名与别名、性、味、毒性、生境、采制、功效、主治以及药物副品的应用等。《本》收录药物365种,正符合一年365日之数。这意在说明,以防病、补虚、治疾为主的上、中、下三品药物,是人们一年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或缺的。深刻领会《本》三品分类的核心内涵,其要点有二:一是重视药物的功用;二是重视药物的毒性。这两点对历代中药学的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本·序录》之“录”,为《本》全书所记载的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古籍中引录“《本》(药物)目录”的最早医籍是《本草纲目·卷二》。该目录只有三品药名,未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本》时代相近的《周礼》一书,已有“五药”分类之法。根据汉郑玄注:五药“即草、木、虫、石、谷”(见《周礼》之“天官·疾医”)。故马继兴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在《本》三品药物及《周礼》五药古制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矿物和动物各类的顺序排列各药。即:草部木部谷部,包括果、菜、谷各类,以上均植物药。石部,包括金、石各类,均矿物药。虫部,包括人、兽、禽、虫、鱼各类,均动物药。上述按自然属性之“五药”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我国本草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承先启后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即采用自然属性作为一级分类,将三品作为二级分类。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亦主要按中药的自然属性分类,只是将收录的《本》《名医别录》之药物标明三品。《纲目》收载的1892种药是《本》的5倍还多,其分类更为精细而具体(详见本书附录)。上述可知,中药的分类始于《本》。“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刘渡舟先生撰写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之序文),故仲景书之方所用的大部分药物,皆与《本》具有“母子血缘”关系。因此,下文探讨方必然论及《本》。二、方的形成与发展史略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这是用单味药治病的起源。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其疗效好于单味药,故方剂应运而生。中医治病由单味药过渡到方剂,这是经验的丰富和升华,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在什么时候从以药治病过渡到以方治病,由谁创立的方剂?这很难定论。从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在周代或之前。例如,在周代《礼记》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体现了封建传统是讲究“忠心”与“孝道”的。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方剂。但从《史论·扁鹊仓公列传》的叙述中,的确已经有了方剂的记载。书中说: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给他“禁方”(即“密而不传”之方),扁鹊在治疗一个“尸厥”,即病重如死的病人时用了“八减之剂”。其具体方药,无从得知,但却充分表明,方剂在那个时候已经具备了。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内容比较粗糙,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其早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秦汉)这部典籍中,关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机、针灸疗法、治病法则、方剂配伍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中,方剂理论已大体完善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全部《黄帝内经》仅仅记载了13个方,而且相当原始。其中用药1味者有4方,其他方也很简单,仅是中医方剂学的雏形。《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成熟与方剂的原始之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答案可从《汉书·艺文志》求索。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了“方十一家”与“医七家”,这就明确了那时对方与医的论述是分开的。《黄帝内经》为“医七家”之一,属于经书类,所以载方很少,而另外有专门记载方类的书籍,其中就有《汤液法》(方剂学专著)。总之,远在汉代,中医学就分为两大类:即讨论中医理论为主的“医”与讨论中医治疗为主的“方”。尚须进一步探讨的是:《汉书》中说的“方”与仲景书中的方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需要从中医文献中去寻找答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又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就说明了仲景、伊尹、神农三者的关系:“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林亿等《伤寒论·序》)。还可说明,《伊尹汤液》与《汉书》记载的“方十一家”之一的《汤液法》是一部书,久佚。但可以推断,与汉代切近的皇甫谧曾亲见《伊尹汤液》,并亲见魏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皇甫谧综合分析后做出明确判断:张仲景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在《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论广”而成。所谓“论”,乃指加以研究,使之条理化;而“广”者,是指扩大和补充之。还应当认识到,仲景书不仅“论广《伊尹汤液》”,并且研究了《汉书》中讲到的“医”类书籍,用张仲景自己的话说:他撰集的《伤寒杂病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以超人的智慧编著而成。遗憾的是,班固所述“方十一家”未能流传至今。但庆幸的是,《伤寒杂病论》被保存下来。时至今日,中医界所言“方”概指仲景书之方。方配伍严谨,遣药精当,疗效神奇,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垂训千古,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代之后,历代有建树的医家无不学本秦汉经典,历代有价值的方书无不源本方。诸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虽以论述诸病之病因、病机、病候为主,但也记载了方剂。《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之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的方子多了许多,而方是其主体部分。宋、金、元时期,战乱不断,生活不定,疾病多发,这也引发了学术争鸣。金元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及独到之处,但刘河间主张的寒凉(擅用清热);张子和主张的攻邪(主用汗、吐、下法);李东垣主张的补益(强调调补脾胃,分辨内外伤);朱丹溪主张的滋阴(强调滋阴以降火),皆源本于经典,取法于方而有所发挥。时至明清时代,方书类著作日益增多,影响较大的,如明代的《医方考》《普济方》(6万余首),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方与方剂理论。清代则更多,诸如王晋三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与《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在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与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创制了许多名方。对上述方书类著作,应当理清两点:一是这些类书并非研究方之专书;二是这些类书的作者都十分重视方,都收录了方。尚须明确:在上述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还贯穿着一条路线,即专门研究仲景书的群体与专门研究方的医家。最早的代表医家就是宋代的成无己,其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共四卷,前三卷论证,第四卷论方20首)。时至清代,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方”(即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者对每一首方的加减变化一目了然。随后,徐大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类方》。笔者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下部》(第2版)即专门论方,对全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用之方进行系统解读,并探讨其方与方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笔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有何价值,读之便知。历代医家对方的研究与发展,还有一条或明或隐的线索,即贯穿于历代研究本草学的专著之中。请看下文分解。三、方用药法律启示录《本》为中药学的源头典籍。学习中药学要想从根本上学、学得其精华,就必须从读《本》入手。但是,“《本》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张志聪),故读懂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明确,《本》是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升华,从而撰集的以单味药防病治病之经验总结。古人与今人的语言表达差别很大,故今人读古人之书倍感古奥。其破解的方法,一是加强古文修养;二是借助历代本草学家之相关著作加深理解,读懂本义,以便学以致用。关于如何读《本》,综合历代本草学家研究《本》的启示,总结三点如下:1.将《本》与仲景书联系起来研究前面说过,“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林亿等《伤寒论·序》)。由此可以这样推理:张仲景撰集《伤寒杂病论》,其“博采众方”就有《伊尹汤液》,故仲景可谓《本》再传之人。纵览历代研究《本》之专著,几乎都是联系仲景书、联系方去研读。例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凡例》说:“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要略》之方,即其遗书也。开阴阳之和,泄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周岩《本草思辨录》更指出:“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非特无效,抑且贻害。”邹澍《本疏证》一书的主线,皆以方解释《本》的主治,以《本》所论分析古方的应用。总之,古代研究本草的书籍之一大特点,即都将仲景书融贯于《本》的研究之中,以方解释《本》之功用主治,以《本》药性推衍方之用药配伍。这个门径找对了,登堂入室,潜心研究,必能破解方用药难解之“谜”。2.从本草的形、色、气、味等辨识其功用中药的形、色、气、味等,是现在学习中医药者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看懂《本》并正确运用的切入点。徐大椿领悟《本》用药的基本思路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如此据“气”以测知药物阴阳属性,据味以分辨药物作用之脏腑,据色以明了药物归属何,据形以推断药物作用之部位,以及据药物之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不同而推断治病的药用机制与用药规律,为学者点亮了发蒙解惑、拨云见日的引航之灯。下面以厚朴为例,刘潜江说:“草木或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如厚朴则所谓纯阳者,故取木皮为用,而气味苦辛,色性赤烈也。夫味之苦者,应于花赤皮紫,是味归形也;形色紫赤者,应于气温,是形归气也。苦能下泄,然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为温散。若苦从乎寒,则直下泄,如枳实是已。”(转录《本疏证》)如此分析,法乎自然物化之性,本草气味形色相合之妙,便会对厚朴功用有新的领悟(详见各论之厚朴新解)。再以干地黄为例,《本草求真》说:干地黄“专入肾,并入心、脾。……张璐谓其心紫入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可知干地黄不仅善于补肾益阴精,且可补益心脾之血虚。此辨药物之色以析功用也。三以神奇的虫功用为例,缪仲淳说:“虫生下湿土壤中,得幽暗之气,故其味咸气寒,以刀断之,中有白汁如浆,凑接即连,复能行走,故今人用之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转录《本疏证》)这是以虫类药之生存环境及其生命特性推断其功用特点。上述例证可知,药物之形、色、气、味等,必须加以重视。还有,黄宫绣《本草求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辨识药用。他说:“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凡药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凡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凡药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由此我联想到仲景书一条原文中“四个字”的解释,即《金匮要略》第一篇第1条所曰“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这句经文“补用酸”与“益用甘味”都好理解,而“助用焦苦”之本义往往被曲解。用上述《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解就好解了,即“凡药色赤、气焦的黄连之属,可入心清火也”。学习了现代《中药学》的学子们,你们对上述中药之形、色、气、味等知识了解了吗?若缺乏了解,则应重视起来,才能进入《本》之门。3.重视药物的归及引报使以提高疗效《本》于每味药之首,必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却不谈归。虽不明言归,而所述功用主治,实乃蕴含着归之理。后世医家们在临证中观察之,研究之,昭示、完善了归理论。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家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他的著作《珍珠囊》十分重视药物的归,在治方中皆加入引药,总结出十二常用引药。由此以引导全方治有专主,从而提高疗效。例如,他针对泻火药的论述说:“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肠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佐黄芩泻三焦火,佐黄连泻肝火、胆火;黄柏泻膀胱火。”所谓“黄连泻心火”,即黄连归心经,其他药类推。柴胡“佐”某药,乃指柴胡为“引”药。尤在泾于《读书笔记》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故引药即引导治病之药到达病所,以愈病而建功也。脾胃学家李东垣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张元素的影响,遂在张氏《珍珠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加以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该书对《本》之药物的归理论等,很有建树。中医药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不断传承,又逐步提高。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引报使之功,采取了人造天功之法,即依据病位之不同而将某药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引报使之功。例如黄连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眼赤人乳炒”(《本草求真》)。如此精细的炮制法,使黄连达到了治疗周身上下内外之各种火的目的。上述可知,中药的归不是绝对的,经过适当的配伍及炮制,可以改变其归方位及其功用。这就是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之处。至此,尚须探讨一个问题,即《本》不明言归,我们又如何理解其隐含的归之功呢?还举黄连为例,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分析说:“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气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陈氏用上述黄连之气味特性,以解读《本》关于黄连所主诸证,既治湿热在上之“热气目痛、眦伤、泪出”;又治湿热在中之“肠澼腹痛下痢”;还治湿热在下之“妇人阴中肿痛”。如此恰如其分之精细解说,启人心扉,发人深省。最后,还要提醒学者悟透一点,药物之归及引报使,与某药气、味、形、色、质等特性专长密切关联,应进行综合研究。前述张元素所说的黄连等七八味药擅长清泻不同脏腑之火,其某药泻某脏某腑之火,则该药必归某。因此,记住药物功用主治之专长,也就可以推断其归属某。如此知其然,便知其所以然的衍义推理思想,乃善学善悟者也。四、笔者撰著《方用药法律》的根基人贵有自知之明,扪心自问,笔者有撰著《方用药法律》的根基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研究仲景医学的经历。于40年前(1974—1977年),笔者梦寐以求的上了大学。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中药学》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就脱产学习了一年的四部经典、医古文及日语。一年后调至河北省中医院内科工作。在内科工作的10年期间(1979—1988年),于1984年又脱产参加了河北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理论提高班”,时间是一个学期,这个班实际上就是学习四部经典,期间聆听了慕名已久的刘渡舟教授讲学。上述一年半两个班的学习以及平时的背诵积累,让我在中医经典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学着用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使自己增强了学好经典、用好方的信心。在这10年期间,我先是在病房5年,这5年为了工作需要,在西医内科等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后5年是独立门诊及带教,这期间看了中药、方剂、内科及古代名著等中医方面的“杂书”。总的来说,这10年期间的主攻方向是学习经典,学用方与内科临床。由于几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笔者于1988年调至河北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任教。如果说上述10年是学经典、用方的阶段,那么自执教至今的近30年则是在教学、临床(我从医院到学院之后,始终在课余时间坚持临床门诊)中边干、边学,潜心研究的阶段。这期间,我三十年如一日,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地在教学、临床之余看书学习,收集素材,结合心得,撰写论文上百篇,编撰专著十余部。这些论文、论著大多数是研究经典、方方面的理论心得与临床应用,是学用结合、编著并举的成果。笔者研究的方向,先是《金匮要略》为主,后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系统研究。其内容,先是以编为主,以著为辅,后期则以著为主了。诸如:我的第一、二本书《大黄实用研究》《金匮杂病论治全书》皆以编为主。我主编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2000年)编的成分多,第2版(2016年)则著的成分增加了。我的《金匮要略注释》(2003年)与《张仲景方剂学》(2005年)乃既编又著。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出版的5本书,即《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方新论》《仲景医学心悟八十论》《张锡纯活用方论》,或以编为主,如《选粹》;或以著为主,如《新论》与《八十论》;其他两本则编与著并重。于此加一段插叙:笔者与李士懋先生(第二批国医大师)、田淑霄先生夫妻,可以说是亦师(我接受继续教育时期的老师)亦友(与二老之年龄虽相差14岁,但学术上为知音朋友)。我的上述著作出版了,多赠书呈请二老赐教,二老也把新作惠赠于我。我赠予二老新作时,李老几次对我说:志杰,不要总写编著类的书,应写自己的。我回答说:写这些书首先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其中有自己的心得、领悟,故既编又著,等我到了二老的年纪和水平,一定写以著为主的著作。笔者这本《方用药法律》具备了两个基础:一是40年之前10年学习经典、方的基础;二是后30年研究经典、方的基础。特别是《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1版、第2版的编著,更是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本书是笔者独立思考、潜心研究方用药之方法规律的结晶。这些解读,是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日积月累,积粟成山,滴水成河,以流淌的热血,精心“酿制”的成果。这个成果及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及平时一个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苦思冥想的结果。确实,著书立说是苦了点,但苦中求乐,乐在其中,这是每一个自愿著作者的心境。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为了给有志于中医而特别专注“方用药”的读者们写出喜闻乐读的精品,再苦也值得。总之,这本书是笔者累积几十年学习与研究经典、方以及许多名著而提炼的作品,这是心血凝成的作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学习要思考,思而有得要动笔。勤学、深思、善记与践行,这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的四个要素。让我以这本书为新的起点,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再创作,精心凝炼优秀作品。各论本书既然是讲经方用药法律的,自然涉及药物的分类。中药学之分类,最早于《本》分为上、中、下三品。与《本》时代相近的《周礼·天官·疾医》按照基原将药物分为“草、木、虫、石、谷”五类。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承前启后之巨著《本草纲目》效法先哲,亦按基原为主加以分类,由于药物增加了很多,故归类更加精细。此后,本草学家们对药物的分类法不同。现今的教科书《中药学》是按功效分类,医者已经习以为常。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分类法都非完美,皆有不足之处。就说功效分类法吧,这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每一种药物往往是几种功效、多种主治,而功效分类只能取其主要的功效,或某一种功效加以归类。如此分类的弊端是容易误导读者,使之只重视某一种功效,而忽略了其他功效。本书只收录了方之常用药50余味,这些药物按功效分类涉及解表、清热、祛痰、行气、逐水、温里、潜阳、安神、利水、止血、活血、补益、收涩、外用药等多种功效。反复考虑,决定采取一种新颖的分类法,即按照方用药之频率高低作为先后之序加以排列,如甘草用之频率最高,故列为首药讲解,依次类推。方用药法律提纲甘草调和诸药堪称“国老”作为主药治疗多病甘草有益亦有弊桂枝解肌散邪温通化饮温通脉通利关节通阳补虚通阳下气其他生姜和胃止呕解表散邪通阳宣痹散寒止痛宣化痰水大枣甘润养营用于表证培土固本用于里证用大枣特殊剂量、剂型方芍药和营调卫治时行寒热养血止痛治多种痛证活血行瘀治瘀血病证其他芍药“利小便”应重视半夏调中气治寒热散结气消痞满降胃气止呕吐通腑气息肠鸣化寒饮平喘咳祛痰饮治头眩开痰结利咽喉干姜回阳救逆治危急重证温肺化饮治咳逆上气温中散寒治中焦虚寒证温中助阳治血证其他附子回阳救逆治危急重病温阳散寒治痹证温阳利水治水气病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证扶阳固表治卫阳不足证温里助阳治中寒证为佐使引导药外用治头风人参大补气血救治危证健脾益气治中虚升降失调证扶正气除邪气补体虚而止痛茯苓健脾利水治水饮所致诸病健脾益气治脾虚湿盛证通利小便治小便不利健脾宁心治心神不安大黄荡涤肠胃通利水道下瘀血、血闭破癥瘕积聚调中去宿食治邪实寒热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术健脾益气治失摄证健脾运湿治小便不利健脾化饮治饮停证健脾养胎治胎动不安健脾祛湿治痹证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宣化痰饮宣肺利水宣湿通痹发汗透黄黄芩清透少阳胆邪热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治肠热下利治肝热证治肺热证治胃热证治心火证治血热证治瘀热证治胎热证为反佐药杏仁宣通肺气润燥、行气及反佐枳实破结消胀治阳明腑实证行气除满治腹满行气消痰除饮行气和血当归和血养肝和血止血和血散寒和血治疮和血补虚石膏清里透表清阳明(气分)邪热清宣肺热清饮结化热清热息风亦清虚热厚朴解表兼通里利气治腑实下气消痰饮行气通血痹黄连清胃热清肠热清心火疗疮疡五味子收肺气治咳逆上气敛肾气疗冲气上冲栀子清热除烦治黄良药阿胶补阴气不足止多种出血反佐祛邪之剂芒硝逐六腑积聚荡饮结留癖破热与血结柴胡和解少阳而除寒热疏理气机而调气血芎(川芎)散风邪解肝郁调肝脾行瘀止血桃仁治少腹“瘀热”证治血闭癥瘕病治肠痈营血瘀结证地黄补肾益阴补血通脉并能止血凉血安神黄芪益气祛邪治痹证益气健脾疗水肿益气建中补虚损益气实表祛黄汗龙骨重镇安神治躁狂并治痰涩精止遗治遗精滑泄反佐升散之药治牝疟葛根主表寒证兼项背强并治表证兼下利者亦治风热表证葶苈(子)泻肺逐痰治痰热壅盛证泻肺逐水治水气病消肿治小儿疳虫蚀齿麦门冬甘寒养阴治燥热证扶助正气治虚损证甘遂治水热互结之结胸重证逐水治悬饮逐水治留饮黄柏清湿热以退黄清湿热而治利清虚热可安蛔栝蒌实开胸涤痰治胸痹病涤痰消痞治结胸病薤白通阳散结治胸痹病疏通气滞治泄利下重橘皮理气和胃治呕哕理气开胸治胸痹葱白通阳气通气血虫和血通络治干血劳和血通经治妇人瘀血助软坚药治癥瘕疟母薯蓣(山药)补脾益肾治虚劳病补肺生津治“苦渴”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治肝胃虚寒证温血散寒治血气虚寒证水蛭泄瘀热治蓄血及妇人水不利攻瘀血而性缓善入治干血劳艾叶麻子仁润肠燥治脾约滋心阴“复血脉”鳖甲消癥益阴治疟母凉血益阴治阴阳毒蛇床子酸枣仁山茱萸补肝之圣药扶正之良品是否去核与性味论蜂蜜润肠治便秘甘缓而止痛缓峻药之性解峻药之毒甘润养脾阴黏合诸药为丸,以“除众病,和百药”酒辛热助阳散邪辛热走窜通痹其他人尿羊肉粥方用药法律纲目《本·上品》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气香而特异,味甜而特殊),为中药中至甘之品。《本疏证》说:“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其色之黄,味之甘,迥出他黄与甘之上,以是协土德,和众气,能无处不到,无邪不祛……”此《本》所曰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名医别录》曰:“解百药毒”也。《本草正》说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尚须明确的是,方用甘草,有生用、炙用之分。《药品化义》说:“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方使用甘草的方剂达124首。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开完处方,医生往往信手添上一味甘草。至于甘草在方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有些人却难以确切地回答出来,学习一下仲景运用甘草的经验,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甘草不仅具备“国老”之能调和诸药,并且用之为主药可治多病。方如何取甘草调剂、治病之功用?如何对生甘草与炙甘草区别应用?哪些病证禁用、慎用甘草呢?分述如下:1.调和诸药堪称“国老”国老德高望重,能调和百官之悖,使政通人和;甘草得中和之性,能调和诸药之偏,使合乎病情。甘草如此之功能,《本疏证》简要概述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一百二十方(按:编者统计为124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核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丸等);毒者,暴而无制(乌头汤、大黄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讵诚决胜之道耶!”笔者将邹澍之论衍义如下:(1)散剂,外而不内者合甘草:此类方剂较多,方大略有四类:首先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类。桂枝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用甘草与桂枝、生姜相配,辛甘发散为阳,以助益阳气;甘草与芍药、大枣相合,酸甘化阴,以补益阴血。因此,甘草在桂枝汤方内不仅能调和诸药,更重要的是能安内攘外。诸如治疗中风表虚兼项背强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兼漏汗的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兼寒疝腹痛的乌头桂枝汤;治疗兼营血虚损,身体疼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治疗柔痉的栝蒌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误下兼见胸满、脉促的桂枝去芍药汤与兼见胸满、脉微、恶寒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轻证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及治疗黄汗证与黄疸病“当以汗解之”(十五·16)的桂枝加黄芪汤12方,都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因此这些方使用甘草的目的均与桂枝汤相似。第二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类。麻黄汤是其主方或基础方,方中麻黄与桂枝、杏仁相配,宣肺发汗之力甚强,加配甘草甘缓之性,防止发汗太过伤及正气,使之成为有制之师。其他如治疗“湿家身烦痛”,即寒湿在表的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而化热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寒在表,发汗后邪热迫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及治疗太阳病兼少阴阳虚证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等4方,皆与麻黄汤使用甘草相似。第三是治疗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并邪客太阳的葛根汤,以及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为桂枝汤合麻黄汤去杏仁加葛根而成。第四是青龙汤类。这一类方剂包括: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肺有伏饮的小青龙汤与饮郁化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水气病风水、皮水“当发其汗”(十四·1)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治疗肺胀咳嗽上气的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口渴证“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十七·19)的文蛤汤8方,皆取甘草调和之功用。(2)攻剂,下而不上者合甘草: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 太清导引养生养性延命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丁光迪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太清导引养生养性延命录试读:版权信息书名:太清导引养生养性延命录作者:丁光迪排版:咪奥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1993-02-01ISBN:7800891550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内容提要本书为南京中医学院丁光迪老教授将研究《诸病源候论》的方法引入到研究《道藏》著作中,首先研究的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导源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二部古籍名著。本书经详校精勘、补亡辑佚、结合实践、详加评注的整理,将有助于广大读者探究古代养生导引及气功功理功法而悟知其真识妙义,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延年的目的。前言近年编写《诸病源候论校注》,认真阅读《道藏》、佛典,对《病源》中的养生方导引法,已摸清了源流,纠正了缪误,这是对《病源》研究的一个突破。同时又发现,《病源》在养生方导引法上的成就,对《道藏》中的许多养生导引著作,尤其是古代的,并具有导源意义的名著,如《太清导引养生》、《养性延命录》等,又是宝贵的,很有价值的刊误和补漏的资料。将古医籍整理校注方法,引入整理《道藏》,这又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真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深为欣慰。《太清导引养生》收集了大量古代养生导引服气资料,如赤松子导引法和坐引法,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彭祖谷仙卧引法、王子乔八神导引法、以及道林导引要旨等,并有当时已流行的导引各书的异同资料,这是具有导源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古籍名著,至游子很为赞赏,尝云:“古有精方,出于太清。始以去病,终以通灵”。正是客观的评价,亦是高度的概括,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奉为圭臬。现在要研究整理中国优异的养生之道如气功等,他们的源流发展及其成就,这又是一部重要的典籍。现在新出的各种气功著作,亦大都提及于此。但无可讳言,由于她是古籍,尤其《道藏》。在历史上经过儒、释、道的或分或合,几番争论,屡次兴废,其书又为反复传抄,存在许多衍脱掺杂,鲁鱼亥豕,处处可见。后世引用,有些亦是读书不求甚解,以致将讹传讹,本想有利于人民卫生事业,却又在无形中遗误苍生。从此可知,应用和阅读古籍,实属为难。目前流行的《太清导引养生》版木,有《道藏》单行本,有《云笈七签》转载本,有《道枢》转载的太清养生篇,有《神仙食气金柜妙录》的“治万病诀”,主要是节录王子乔的八神导引法,有《道藏精华录》的古仙导引按摩法中转载的太清导引养生等。其中,《道藏》单行本似为平期辑本原貌,成书亦可能较早,其时尚能看到诸多养生导引传本。《道枢》转载的内容,与上比较接近。《云笈七签》转载的,当另有所本。《神仙食气金柜妙录》和《道藏精华录》的内容,是从《云笈七签》本转录的。这是其书流传的大体情况。这次校注,以《道藏》单行本《太清导引养生》为底本,以《云笈七签》转载的内容和元刊本《病源》的有关内容为主校本,以其余诸书,并旁及《道藏》有关诸书应用此书的资料为参校本。全书分原文、校注两项,冠以目录。为便于立题出校,又把原文按自然段落,分成十章,每章各加序号,以清眉目。在校注中,采用《诸病源候论校注》方法,但力求简明扼要。对于《病源》中的养生方导引法,很多为作者对经文的实践经验,和功法的补充说明,则尽量收入;某些可能为此书的佚文,亦适当提出,作为整理古籍的补亡、辑佚工作(初步统计,宁先生导引养生法五十五条,《病源》采用三十四条;彭祖谷仙卧引法十条,《病源》采用八条;王子乔八神导引法三十四条,《病源》采用二十七条;导引胀气存思二十七条,《病源》采用六条;导引各书异同事十九条,《病源》采用九条。《病源》中尚有些条文,似为本书的遗文)。如此能够集中各本的善长,成为《太清导引养生》的最佳版本;亦寓读书敏求之意。至于书中尚有某些问题,如王子乔八神导引法第二十六条,《病源》则冠以“赤松子曰”。彭祖谷仙卧引法第二条,在后出现又作王乔导引图。彭祖导引图,《云笈七签》又列入彭祖谷仙卧引法,其内容又与宁先生导引养生法第一条略同。以及某些误脱条文,目前只能存而不论,作为古籍的一般遗留问题看待。如果书中有些欠妥之处,万望同道提出,共商一是,精益求精,为中医事业,尤其是气功方面,增光添彩。丁光迪1991年6月于南京中医学院太清导引养生校注一章赤松子导引法凡十有二事(1)慎修内法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一、常以朝起,布席东向为之,息极乃止;不能息极,五通止(2)。先以两手叉头上(3),挽头至地,五吸五息(4)止。引(5)胀气。二、次以(6)卧,右手掩脑,左肘肘地极;复以左手掩脑,右肘肘地极,五息止。引筋骨。三、次以两手据右膝(7),上至腰胯(8),极,起头(9),五息止。引腰(10)。四、次以左手据腰左膝,右手极上引;复以(11)右手据腰右膝,左手极上引,皆五息止。引心腹(12)。五、次以左手据腰,右手极上引;复以右手据腰,左手极上引,五息止。引腹中(13)。六、次以叉手胸胁(14)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15)。引面耳邪气,不复得入。七、次以两手叉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16)。通血脉。八、次以两手相叉,极左右(17)。引肩中(18)。九、次以两手相叉,反于头上,左右自调(19)。引肺肝中(20)。十、次以两手叉胸前,左右极引。除皮肤中烦气。十一、次以两手相(21)叉,左右举肩。引皮肤(22)。十二、立,左右摇两胫(23)。引除脚气。右赤松子导引法,除百病,延年益寿。此自当日日习行之,久久有益。校注(1)赤松子导引法(凡十有二事)原本无此标题,今从文末引此,分篇较醒目,亦使全书内容分列可以一律。“凡十二事”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2)为之,息极乃止;不能息极,五通止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息极”,谓纳气至极度。亦称“长引气”,“长息”。即纳气引至丹田、至足踵、至涌泉。亦即《庄子·大宗师》所谓:“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后人又称之为“踵息”。又,《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3〉条)云:“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这些都是“息极”的具体内容。“通”,行气次数。一通者,一为之。《病源》疽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71〉条)云:“行气者,鼻纳息,五入方一吐,为一通”。或称“一过”、“一遍”。(3)先以两手叉头上此条功法,与后九章第四条略同,可以参阅。又,《玄鉴导引法》第一云:治短气。结跏趺坐,两手相叉,置玉枕上,以掌向头,以额著地,五息止。”法亦相近,可参。(4)五吸五息即吐纳五次,每次五息。《病源》风身体手足不遂候养生方导引法云:“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5)引原无,据下文句例补。《病源》白发侯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41〉条)云:“引之者,引此旧身内恶邪伏气,随引而出,故名导引。”(6)以《云笈七签》本作“侧”。(7)以两手据右膝此条功法,与后九章第三条略同,可以参阅。“据”,按;按摩。《广雅》:“据,按也”。下同。(8)胯原作“睡”,形近之误,据《云笈七签》本改。(9)起头此下九章第三条有“引之”二字,义长可从。“起头”,即仰起头部引气。(10)引腰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11)复以原作“以复”,误倒,据《云笈七签》本移正。下一个“复以”同。(12)心腹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13)腹中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14)胁《道枢·太清养生上篇》作“腹”。(15)不息自极止《道枢》作“不息至极而止”。“不息”,指不息式吐纳法。《病源》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不息,(长引气)不使息出,极闷已,三嘘而长细引。”(16)以两手叉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玄鉴导引法》第八云“治腰脊病。两手叉腰,左右摇肩至极,五息止。”其法与此条相近,可参。(17)极左右即左右极引。(18)肩中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19)以两手相叉,反于头上,左右自调《玄鉴导引法》第七云:“治头恶气。反手置玉枕上,左右摇之,极,五息止。”又,《灵剑子·导引势》十势云:“以两手相叉,头上过去,左右伸曳之,十遍。去关节中风气,治肺脏诸疾。”其法与此略近,可参。(20)引肺肝中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21)相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22)皮肤此下《云笈七签》本有“气”字。(23)胫《云笈七签》本作“”(“髀”之俗字)。“”、“胫”二字,养生导引各书,时有互用,义均指腿胫。又,胫与脚,脚与足,亦时互用,下文不再出校。二章宁先生导引养生法虾蟆龟鳖等气法附宁先生者,黄帝时人,为陶正。能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衣常(2)不灼。一、常以子后午前(3),解发东向(4),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手掩两耳。令发黑不白。二、卧,引为三,以手指掐(5)项边脉三通(6)。令人目明(7)。三、东向坐,不息再通,以两中指点口中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四、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8)鼻两孔。治鼻宿息肉愈(9)。五、东向坐,不息四通,啄齿无通数(10)。治齿痛病(11)。六、伏,前侧卧(12),不息六通。愈耳聋目眩(13)。七、还卧(14),不息七通。愈胸中痛,咳。八、抱两膝,自弃(15)于地,不息八通。愈胸以(16)上至头颈、耳、目、咽、鼻邪热(17)。九、去枕,握固不息,自弃(18)于地,不息九通,东首,令人气上下通彻(19),鼻内气,愈羸(20),不能从阴阳。法,大阴(21)勿行之。十、虾蟆行气法:正坐,自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愈劳大佳(22)。十一、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有不消,气排之(23)。十二、日初出,日中,日入,此三时,向日正立(24),不息九通,仰头吸日精光(25),九咽之,益精百倍。十三、入火,垂两臂,不息,即不伤。十四、又(26)法,向南方,蹲踞(27),以两手从外(28)屈膝中入,掌足五趾(29),令内曲,极力一通(30)。利腰尻完(31),治淋遗尿愈。十五、箕踞,交两脚,手内屈(32)脚中入(33),叉两手极引之。愈寤寐(34),精气不明(35)。十六、两手交叉颐下,自极,利肺气,治暴气咳(36)。十七、举两膝(37),夹两颊边,两手据地,胀(38),疗宿壅(39)。十八、举右手,展左手,坐,右脚上掩左脚,愈尻完痛。十九、举手交项(40)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41)。二十、舒左手,右手在下握左手拇指自极;舒右手,左手在下握右手拇指自极。皆治骨节酸疼。二十一、伸(42)两脚,两手指著足五趾上。愈腰折不能低仰;若血久瘀,为之即愈(43)。二十二、竖足五趾,愈腰脊痛、不能反顾视者(44)。二十三、以右手从头上来下,又挽下手,愈颈不能反顾视。二十四、坐地、掩(45)左手,以右手指搭(46)肩挽之,倾侧,愈(47)膝腰及小便不通。二十五、东向坐,向日,左手揖月,举身望北斗,心服月气,始得众恶不入理(48)。二十六、头仰苦难,牵右手反折,各左右自极张弓,兼补五藏不足,气则至。二十七、抱两膝着胸,自极,此常令丹田气还补脑。二十八、坐地,直两脚,以手捻(49)脚胫,以头至地,调脊诸椎,利发根,令长美(50)。二十九、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项上(51)。治久寒不能自温,耳不闻声(52)。三十、正倚壁(53),不息行气,从头至足心(54)。愈疽、疝(55)、大风、偏枯,诸痹(56)。三十一、极力左右振两臀(57),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58)。三十二、龟鳖行气法:以衣覆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59)鼻出内气,愈闭(60)塞不通。三十三、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中,沫(61)满,二七咽。愈口干舌苦(62)。三十四、鹜(63)行气法:低头倚壁(64),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留(65)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66)。三十五、龙行气法:低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67)。三十六、可候病者,以向阳明仰卧(68),以手摩腹至足(69),以手持引足,住,任(70)臂十二,不息十二通。愈足湿(71)痹,不任行,腰脊(72)痛。三十七、以两手著项相叉,长引气(73),即吐之(74)。治毒不愈,腹中大气(75)。三十八、吸月精法(76):月初出,月中、月入时,向月正立(77),不息八通(78),仰头吸月光精,八咽之,令阴气长。妇人吸之,阴精(79)益盛,子道通(80)。三十九、入水不没法(81):入水,举两手臂,不息,不没。四十、向北方箕踞,以手挽足五趾。愈伏兔痿,尻筋急。四十一、箕踞,以两手从曲脚内(82)入,据地,曲脚加其手,举尻,其可用行气,愈淋沥(83)、乳痛(84)。四十二、举脚交叉项,以两手据地,举尻,持任息极。交脚项上,愈腹中愁满,去三虫,利五脏,快神气。四十三、蹲踞,以两手举足,蹲极横,治气冲肿痛,寒疝(85)入上下,致肾气(86)。四十四、蹲踞,以两手举足五趾,低头自极,则五脏气总至(87)。治耳不闻,目不明。久为之,则令人发白复黑。四十五、正偃卧(88),卷手两,即握不息,顺脚跟据床。治阴结,筋脉麻痿累。四十六、以两手还踞着腋下(89),治胸中满,眩,手枯。四十七、反两手,据膝上,仰头像鳖取气,致大黄元气(90)至丹田,令腰脊不知痛。四十八、手大拇指急捻鼻孔(91),不息,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阴阳从,数至不倦。四十九、以左手急捉发,右手还项中,所谓血脉气各流其根,闭巨阳之气,使阴不溢信明,皆利阴阳之道也。五十、正坐,以两手交背后,名曰带便(92)。愈不能大便(93),利腹,愈虚羸(94)。五十一、坐地,以两手交叉其下,愈阴满。五十二、以两手捉绳辘轳,倒悬,令脚反在其上元(95),愈头眩风癫(96)。五十三、以两手牵反著背上,挽绳自悬,愈中不专精,食不得下。五十四、以一手上牵绳,下手自持脚。愈尻久痔及有肿。五十五、坐地,直舒两脚,以两手叉挽两足,自极、十二通(97)。愈肠胃(98)不能受食,吐逆(99)。宁先生曰:夫欲导引行气以除百病,令年不老者。常心念有一(100)还丹,以还丹田。夫生人者丹,救人者还全,则延年,丹(101)去则衰朽。所以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勤习履行,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若卒得中风病,宿固不随,耳聋不闻,头眩(102)癫疾,咳逆上气,腰脊苦痛,皆可按图视像,随疾所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之。行气者,则可补于里,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校注(1)宁先生导引养生法(虾蟆龟鳖等气法附)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2)常《云笈七签》本作“裳”,义可两通。(3)子后午前为六阳时,生气时,是导引服气的最佳时间。(4)东向《云笈七签》本同;彭祖导引图、《病源》头面风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46〉条)在此下均有“坐”字。(5)指掐《病源》目不明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54〉条)作一个“爪”字。(6)三通《病源》作“五通”。(7)目明此下《病源》有补无文字,云:“卧正偃,头下却亢引三通,以两手指爪项边大脉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夜能见色;为久不已,通见十方,无有剂限”。这是解释上文的行功方法,意谓“卧”应是正偃卧,“引为三”,应把头仰往后往下,使颈咽前胸宽展,便于长引气三通。“以手指掐项边脉”,是用手指爪按项边大脉,即颈动脉。并介绍“久行”的功效。这是实践经验之谈。(8)捻《道枢·太清养生上篇》作“掐”,谓轻按之。义胜。(9)治鼻宿息肉愈《病源》鼻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56〉条)作“治鼻中患”。又,“鼻宿”之下,似脱“”字,方与《病源》标题相符。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交脚踦坐。治鼻中患,通肺痈疮,去其涕唾,令鼻道通,得闻香臭。久行不已,彻闻十方”。这是解释上文的行功具体方法,意谓”东向坐”应当交脚踦坐。其治鼻中病,是此法能够通泄肺中痈疮,去其涕唾,令鼻道通畅,从而得闻香臭。而且久行不已,能彻闻十方,鼻、息肉等病,亦自痊愈了。(10)无通数此下淘气诀后重出此文,《病源》齿痛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62〉条)均作“二七”。(11)治齿痛病原无,据《病源》补。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大张口啄齿二七;一通,二七。又解,四通中间,其二七大势,以意消息,瘥病而已,不复疼痛。解病,鲜白不梨(色黑),亦不疏离。久行不已,能破金刚。”这是补充叩齿的要求,应该大张口啄齿,使叩击有力。对于叩击次数,可以灵活处理,目的是病愈,不复疼痛。并及见效的标志和经验所见。又,原书淘气诀下重出此文作“愈龋齿痛,或曰治蚶不龋”。(12)侧卧《病源》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59〉条)作“侧牢”,义长可从。(13)愈耳聋目眩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随左右聋伏,并两膝、耳着地牢,强意多用力,至大极。愈耳聋、目眩病。久行不已,耳闻十方;亦能倒,头则不眩也”。这是补充上文“伏,侧牢”的具体功法和要求,并及久行之实践经验的。(14)还卧《云笈七签》本作“还坐”。又,此上似有脱文。(15)弃原作“企”、盖同音假借字,据《病源》头面风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49〉条)改,较通俗。(16)以《病源》作“中”,义长。(17)颈耳目咽鼻邪热《病源》作“诸病,耳目鼻喉痛”。(18)弃原作“企”,据上条句例改。(19)彻原作“微”,形近之误,据《云笈七签》本改。(20)愈羸此下《云笈七签》本有“弱”字。(21)大阴此下《云笈七签》本有“雾”字。又,本条文字,疑有误脱。(22)愈劳大佳《云笈七签》本作“愈劳及水气”。《病源》虚劳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75〉条)作“以治五劳、七伤,水肿之病也”。(23)气排之此下《病源》痰饮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98〉条)有补充文字,云:“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这里有两重用意,一方面补出上文左侧或右侧卧的不息通数;另一方面,意谓如果左右均有痰饮,即左右侧卧迭互进行,各不息十有二通。是临床实践经验之谈。(24)向日正立此下《摄生纂录·食日月精法》有“展两手”一句,义长可从。(25)仰头吸日精光此下王子乔八神导引法第十六条、三十三条;《病源》病热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28〉条)、积聚候养生方导引法(即〈189〉条)有类同内容,可以互参。(26)又原作“火”,形近之误,据《云笈七签》本改。(27)蹲踞此下《病源》诸淋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52〉条)有“高一尺许”一句,义长宜从。因为臀部略略抬高,则身体亦稍前倾,从而伸展屈膝的间隙,有利于伸手作掌足五趾的运动。(28)外原无,据《病源》补。(29)掌足五趾《病源》作“至足趺上,急手握足五趾”,义较具体,宜从。(30)极力一通原无,据《病源》补。(31)尻完《病源》作一个“髋”字。“完”通“宽”,盖“髋”字简写。(32)屈原作“并”,形近之误,据《病源》嗜眠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69〉条)改。(33)入原作“又”,形近之误,据《病源》改。(34)寤寐在此是偏义复词,意谓寐而不寤。《病源》即作“久寐”。(35)明原作“泄”,误,据《病源》改。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交脚踦踞,凡故言踦踞,以两手从内屈脚中入,左手从右趺腕上入左足,随孔下;右手从左趺腕上入右足,随孔下,出抱两脚,急把两手极引二通。愈久寐,精神不明。久行则不睡,长精明”。这里对“手内屈脚中入,叉两手极引之”作了具体的解释,并补充介绍“久行”的效果,实为经验之言。(36)治暴气咳此下《病源》卒上气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38〉条)有补充文字,云:“以两手交颐下,各把两颐脉,以颐句交中,急牵来着喉骨,自极三通,致补气充足。治暴气、上气,写喉等病。令气调长,音声弘亮”。这是对“两手交叉颐下”的功法作出具体解释。对“自极”,是把两颐脉、即颈动脉向下按摩揿捺,一按一放,连续三通。这样就能通利肺气,缓急降逆,产生治疗暴上气咳逆的功效,并且能够调气发声。(37)膝原作“脚”,形近之误,据《病源》癖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01〉条)改。(38)服在此有两重用意,①即服气,尤其是辟谷休粮;②通“伏”,指两手据地,头和上半身形成俯伏之状。(39)疗宿壅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蹲坐,故久行之,愈伏梁。伏梁者,宿食不消成癖,腹中如杯如盘。宿痈者,宿水宿气癖,数生痈。久行,肠化为筋,骨变为实”。意谓此功宜蹲坐姿式进行。持久行功,还能治疗伏梁病;并深论伏梁、宿痈的病情变化。最后还指出,久行此法,服气休粮,能够彻底治愈此病。(40)项原作“颈”,形近之误,据《病源》胁痛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15〉条)改。(41)胁下痛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坐地,交两手著不周遍,握当挽。久行,实身如金刚,令息调长,如风云,如雷”。这是补出行功姿式,当坐于地上。“相握自极”,是交叉两手指而著不周遍,相握而挽项向前,颈项又用力往后仰,即手与项前后争用力。并及久行的效果。又,《灵剑子·导引势》二势云:“平身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掩项后,使面仰视之,使项与手争力”。其法其治,与此略同,可参。(42)伸原作“掩”,据《病源》腰痛不得俯仰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10〉条)、后九章第十条改。(43)即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长伸两脚,以两手捉足五趾,七通。愈腰折不能抵仰也”。意谓上文的“伸两脚”要长伸两脚,尽量放松,引气下行。“两手指著足五趾上”,是用两手十指抓住两足的五趾,并以意念守住;抓住又复放松,一抓一放,连续七通,引气散气。这样,就能产生,治愈腰痛如折,不能俯仰的功效。(44)视者《云笈七签》本作“颈痛”。又,本条行功,与彭祖谷仙卧引法第四条略同,可以互参。(45)掩疑“伸”字之误。(46)搭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47)愈原在“倾侧”之上,误植,据《云笈七签》本移正。(48)理通“里”。《说文通训定声》:“理,假借为里”。又,此条为服日月星辰法,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北辰星为众神之本,常修存之,可以长生。(49)捻《病源》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40〉条)作“指”、作“扼”,义长宜从。(50)令长美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坐,舒两脚,相去一尺,以扼脚两胫,以顶至地,十二通。调身脊,无患害,致精气润泽。发根长美者,令青黑柔濡滑泽,发恒不白”。意谓“坐地,直两脚”,应该坐地而舒展两脚并岔开,间距相去一尺。“以手捻脚胫”,是以两手扼住两脚胫部,不致因低头而膝胫拱起,便于做下一步功法。接着以头顶从两脚中间下叩至地,下叩又复还起,连续一十二通。这种坐地而叩头还起,一俯一仰,能够调和身体诸脊椎,流通经脉气血,消除腰背节骨拘急疼痛等病。而且能使丹田气还上补脑,精气润泽布散。至于“利发根,令长美”所指,即能令其发青黑柔软,光滑润泽,并且永不发白。(51)叉项上《病源》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56〉条)同,但在虚劳寒冷候重出此文(即第〈77〉条)时,“叉”下有“手”字,义长可从。(52)声原作“勿”,误,据《病源》改。又,此下《病源》尚有一条:“又云:脚著项上,不息十二通。愈大寒不觉暖热,久顽冷,患耳聋目眩病。久行即成法,法身五六不能变也”。从内容看,显然是承上文而言,增加功法的难度,亦加强疗效的,可以看作是先后轻重两步功法。而今本《太清导引养生》遗漏了,却被《病源》保存下来,殊堪珍视。(53)正倚壁原作“正倍声”,形近之误,据《病源》风偏枯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条)改。又,“正”字下《病源》第〈3〉条、《太清导引养生》八章第一条均有“住”字,义长宜从。(54)心《病源》作“止”。(55)疝原作“痂”,形近之误,据《病源》改。(56)诸痹《病源》作“诸风痹”。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以背正倚壁,展两足及趾,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这是上文行功的具体解释,行气首要瞑心,排除杂念,心神入静;同时要放松下肢,引气下行,使气行通彻。并指出,这种行气,名之为“上引泥丸,下达涌泉”。真是行家的指点。(57)极力左右振两臀原作“极力右振两臂”,文字有脱误,据《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改补。下一个“臀”字同。(58)风气不随此下《病源》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1〉条)有补充文字,云:“振两臀者,更互踶,犹言蹶。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虾蟆行气。久行不已,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这是解释上文“极力左右振两臀”的具体功法,应该是屈曲两下肢,交替往前上方踢腿,极力振动臀部;如取俯卧位,则交替向后上方踢腿,犹如尥蹶子,名称叫作蹶。至于不息九通,在仰卧和俯卧两种姿式都应如此。如果能坚持久行,则功效更佳,不仅能够治病,还能轻身延年,身体手足不作痛痒,活动轻便自如。(59)微《云笈七签》本作“微微”。(60)闭原作“鼻”,误,据《病源》大便不通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60〉条)改。(61)沫《病源》虚劳口干燥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87〉条)作“漱”。(62)口干舌苦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引肾水,发醴泉,来至咽喉。醴泉甘美,能除口苦,恒香洁,食甘味和正。久行不已,味如甘露,无有饥渴”。这是指出,上文功法,即服醴泉法,并述养生家所以强调咽唾的机理,以及久行的功效。(63)鹜原作“雁”,误,据《病源》诸饮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00〉条)改。(64)壁原作“臂”,形近之误,据《病源》改。(65)排留“排”下《病源》有“之”字,断句。“留”作“痰”。(66)自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鹜行气者,身直颈曲,排气下行,十二通,愈宿食。久行自然能出,不须孔(训“通”)塞也”。这是解释鹜行气的姿势,补出排气下行的次数,又及久行的功效,为实践经验之谈。(67)咽《病源》诸恶疮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79〉条)无。(68)可候病者,以向阳明仰卧《病源》风湿痹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0〉条)无。本书九章第九条作“仰头”二字。“仰卧”,原作“以达卧”,误,据《云笈七签》本改。(69)至足本书九章第九条同;《病源》作“从足至头”,此下并有“正卧,踡臂导引”二句。(70)住,任原作一个“低”字,误,据《病源》改补。(71)湿原作“温”,形近之误,据,《本书》九章第十二条改。(72)脊本书九章第九条作“背”。(73)长引气原无,据《病源》三虫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87〉条)补。(74)即吐之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坐地,缓舒两脚,以两手从外抱膝中,疾低头,入两膝间,两手交叉头上,十二通,愈三尸也”。这是对“以两手着项相叉”功法的具体解释,谓应以踞坐地上姿势行功。舒缓两脚,两手先从外抱膝,并伸入膝弯中,同时又迅即低头下叩,入于两膝中间,此时才把两手交叉按于头项之上,使上身环曲达到极度。同时进行长引气,复吐之,长息吐纳。连续一十二通。此法可以治愈三尸病,亦即三虫病。(75)治毒不愈,腹中大气此两句原在“即吐之”句上,倒文,今按内容移正。“大气”,指大邪之气。(76)吸月精法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77)向月正立此下《摄生纂录·食日月精法》有“展两手”一句,义长可从。(78)八通《摄生纂录》作“九遍”。下一“八”字同。(79)精《病源》无子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86〉条)作“气”。(80)子道通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阴气长,益精补脑。少小者,妇人至四十九已还,生子断绪者,即有子。久行不已,即成仙矣”。这是对上文“令人阴气长”用意的阐发,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81)入水不没法原作一个“法”字,置于文末,有遗误,今据内容移补。(82)内原无,据《病源》乳结核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87〉条)补。(83)淋沥《病源》作“瘰疬”,义长宜从。(84)乳痛《外台》卷二十三寒热瘰疬方养生方导引法作“乳痈”。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交两脚,以两手从曲脚极捖,举十二通。愈瘰疬乳痛也”。这是解释上文“箕踞”,应当交叉两脚,成为交脚箕踞姿式。而“两手从曲脚内入”又要“极捥,即极力摩切两手,使劲运功,才能据地有力,能举尻而把曲脚加在手上”。“举尻”亦应“一十二通”,一举起,一放下,增进张而后弛的作用,亦配合行气吐纳,引清吐浊,达到消瘰疬,散乳痛的效果。这是对经文内容的阐述。(85)疝原作“疾”,形近之误,据《病源》寒疝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96〉条,改。(86)致肾气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蹲踞,以两手捉趾,令离地,低跟极横,挽,自然一通。愈荣卫中痛”。这是解释上文“以两手举足,蹲极横”之功的具体做法。在挽足底使足跟极横时,为自然一通。但须挽几通,文中没有讲,盖无正限数,以治痛见效为度。“愈荣卫中痛”,与上文“治气冲肿痛”是互辞,义同。(87)总至《病源》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42〉条)作“遍至”。(88)正偃卧本条文字,疑有脱误。(89)以两手还踞着腋下本条文字,疑有脱误。(90)大黄元气即体内真气。(91)手大拇指急捻鼻孔此条与后九章第十八条内容略同,可互参。(92)便原作“缚”,据《病源》大小便难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61〉条)改。(93)愈不能大便《病源》作“愈不能大小便”,义长可从。(94)愈虚羸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反叉两手著背上,推上使当心许。踦坐,反倒九通。愈不能大小便,利腹,愈虚羸也”。这是解释上文“以两手交背后”行功的具体作法。反叉两手往后,则能拓宽前胸心肺之气,使肃降有权,叉两手按摩背心,又能通利脊背之气,如此则上下之气通彻。再改换踦坐势,反倒九通,又仰倒,又起身,则一身之气,升降复常。气行则水行,气化则府通,自然腹中和顺,二便通利,清升浊降,除旧更新,虚羸亦自向愈了。(95)元原作“见”,形近之误。据《病源》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53〉条)改。(96)风癫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坐地,舒两脚,以绳靽之,大绳靽讫,拖辘轳上来下去,以两手挽绳,使脚上头下,使离地,自极,十二通。愈头眩,风癫。久行,身卧空中,而不堕落”。这是解释上文“以两手捉绳辗轳,倒悬,令脚反在其上元”之功的具体作法。并补出“倒悬”的次数,以及“久行”的效果。为行家实践经验之言。(97)十二通原无,据《病源》呕吐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06〉条)补。(98)胃原无,据《病源》补。(99)吐逆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以两手直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抵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这是对上文“以两手叉挽两足”具体作法的解释,意谓须以两手直叉两脚底,待有痛感,而后放松;同时在叉手脚底时,头部亦应下叩抵着膝上,在达到极度,放松时又还起。如此两手叉脚又放松,头部下叩又还起,连续一十二通。就是升降气机,通顺肠胃,所以能使受食,并止吐逆。(100)有一谓有道。《道德经·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重阳真入金关玉锁诀》:“一者,是万物之根本,一者,为道也”。又称念一、抱一、守一、正一等。(101)丹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102)眩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三章彭祖谷仙卧引法凡十事彭祖者,殷大夫,历夏至商,号年七百,常食桂得道。一、居常解衣惔(2)卧,伸腰,(3)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4)。二、又云:申右(5)脚,屈左(6)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脾,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7)。三、挽两足趾,五息止。引腹中,去疝瘕,利九窍(8)。四、仰两足趾,五息止。引腰脊(9)痹,为枯,令人耳闻声(10)。五、两足内(11)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咳(12)逆上气(13)。六、踵内相向,五息止。短股(14)除五络之气,利肠胃,去邪气。七、伸(15)左胫,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肺去风虚,令人目明(16)。八、张胫两足趾,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17)。九、仰卧(18),两手牵(19)膝置心上,五息止。愈腰痛。十、外转两足,十通(20),内转两足,十通止。复诸劳(21)。右彭祖谷仙卧引,除百病,延年益寿要术,凡十节,五十息,五五(22)二百五十息。欲导引,常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禁饱食沐浴。校注(1)凡十事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2)惔原作“被”、据《病源》消渴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17〉条)改。(3)原作“填”,据《病源》改。(4)利阴阳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解衣者,使无罣碍。惔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者,使肾无逼蹙。且真者,大努使气满小腹,即摄腹牵气使上,息即为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阴阳者,饶气力也。此中数虚(处),要与时节而为避。初食后,大饥时,此二时不得导引,伤人。亦避恶日,时节不和亦避。导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法不使大冷大热,五味调和,陈秽宿食,虫蝎残余,不得食。少眇着口中,数嚼少湍咽。食已,亦勿眠。此名谷药,并与气和,即真良药”。这是对导引术语的解释,亦是导引基本理论的阐述。并及导引行功的注意事项,调养方法,尤其称为“谷药”、“良药”,实为行家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仙的高度评价。(5)右原作“左”,形近之误,据《病源》心腹胀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85〉条)改。(6)左原作“右”,形近之误,据《病源》改。(7)胸臆邪胀“胸臆”、联绵字,即胸部、胸中。又,此下《病源》心腹胀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85〉条)有补充文字,云:“依为之,引脾中热气出,去心腹中寒热,胸臆中邪气胀满。久行,无有寒热时节之所中伤,名为真人之方”。这是对上文的解释,意谓此法确有疗效,只要按照经文去做,就能导引脾中邪热之气外出,去除心腹之间的寒热不和,胸中的邪气胀满。而且坚持久行,则脾胃中和,清升浊降,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更不会有什么寒热时邪的伤害,这是真人养生的一个好方法。又《云笈七签》本无此条,盖疑与下文第七条功法相同,而不知“左”,“右”字有误而去之;更不知《病源》保存原貌,可以纠误,所以由疑致脱。(8)九窍《病源》疝瘕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97〉条)作“孔窍”。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坐,舒两脚,以两手捉大拇趾,使足上头下,极挽,五息止。引腹中气,遍行身体。去疝瘕病,利诸孔窍,往来易行。久行,精爽、聪明、修长”。这是对经文的阐发,谓行功当取平坐姿式,而且要舒展两脚。“挽两足趾”,须上身前俯,低头向下,以两手抓住两足的大拇趾,拎起向上,超过头部,形成足上头下的姿势,并极力挽急,进行长息吐纳,连续五息为止。这种功法,能够导引腹中元气,遍行周身。正气通彻内外,就能去除疝瘕病,通利孔窍,而内气与外气的出内,亦自然往来畅通,毫无妨碍了。久行不已,则正气存处,气能生精,精能生神,其人必然精神清爽,耳目聪明,健康长寿。(9)脊《病源》风偏枯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条)作“背”。(10)耳闻声“闻”字原脱,据《病源》补。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常行,眼耳诸根,无有罣碍”。这是补出久行的功效,有超过一般治病的能事,尚可还精补脑,使六根清净的妙用。又,本条行功,与宁先生导引养生法第二十二条有略同之处,可以互参。(11)内《病源》上气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37〉条)作“两趾”二字。(12)咳《病源》作“厥”。(13)上气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极用力,令两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气出;病人行肺内外,展转屈伸,随适,无有违逆”。这是对经文的阐发,意谓“两足内相向”,要尽量用力,并且要“意止”,即以意念守住。意守两足相向,有二种用意,一是引气下行,使气行通彻;另一个则有交通左右阴阳之气的作用,因为足三阴、三阳之气,皆起于两足趾。行气通彻,阴阳之气又相顺接,当然能够导引肺中邪气外出了,但此时患者的行气,又要以意领气,行于胸肺内外,随处循行,纳新吐故,理顺上气逆气的病变,则降逆平气的效果才益佳。总之,主要精神有两个,即导引与行气相结合,行气又与存念相结合。(14)短股疑有误,《云笈七签》本无。(15)伸原作“掩”,误,据《病源》风虚劳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04〉条)改。又,本条与前第二条,功法基本相同,而伸脚屈膝有左与右之异,因此主治证亦各别,这是导引行气的辨证施治。(16)目明原作“明目”,误倒、据《云笈七签》、《病源》移正。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依为之,引肺中气,去风虚病,令人目明,夜中见色,与昼无异”。这是实践有得,对经文功法疗效的肯定。(17)不转筋此下《病源》转筋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219)条)有补充文字、云:“极自用力张脚,痛挽两足趾。号言宽大。去筋节急挛躄痛。久行,身开张”。这是对上文功法的具体解释,意谓“张胫两足趾”,要极度用力张开两脚,并用两手尽量挽起两足十趾,使手足形成攀弓状态,把两脚拘急的筋脉拉松。同时作大声喝哈号叫,助其张脚用劲之势。张极而弛,然后放松,如此为一次。在张胫与号叫的过程中,伴以吐纳,张胫时即长引气,号叫时即吐气,如此一张一弛,先纳后吐,连续五息为止。这种行功,能够去除筋脉挛急,以至筋节躄痛。而且坚持久行,舒筋活络的效果更好,能使全身松解舒适。(18)仰卧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19)牵《道枢·太清养生上篇》作“举”,义长。(20)十通《病源》虚劳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76〉条)作“十遍引”,下一个“十通”同。义较明晰。(21)复诸劳《病源》主治文分列,“外转两足,十遍引,去心腹诸劳。内转两足,十遍引,去身一切诸劳疾疹”。又,此下《病源》有补充文字,云:“外转两脚,平踏而坐,意努动膝节,令骨中鼓,挽向外十度,非转也”。这里补充两点,一点是行功姿势,要“平踏而坐”,即平地举膝而坐。另一点是“转足”的转势,是用意努动膝关节,令膝骨鼓起。挽足向外十度,并非是转动两脚。《道枢·太清养生下篇》另有经验,谓“劳复者,……舒左足,用手按其足上,以其足左右转之四十九过;其右亦然,日再为之,则愈矣。故彭祖曰:内外转其二足各十过,可以止诸劳,盖谓此也”。(22)五五《云笈七签》本作“五通”,义同。凡行气,鼻内息,五入方一吐,为一通,所以这里又称“五五”。四章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延年益寿,除百病凡三十四事法曰:枕当高四寸,足相去各五寸,手去身各三寸。解衣被(z)发,正偃卧,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内气,以口出之,各致其藏所,竟而复始,欲休,先极之而止。勿强长息,久习乃自长矣。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胻,以省为贵。若存若亡,为之百遍,动腹鸣气,有外声,足则温(3),得成功,成功之士,何疾而已(4)。喉咙如白银环,一十二重,系膺。下去得肺,其色白泽,前两叶高,后两叶卑。心系其下,上大下锐,大率(5)赤,如莲华未开,倒悬,著肺下(6)也。肝系其下,色正青,如凫翁(7)头也。六叶抱胃,前两叶高,后四叶卑。胆系其下,如绿绨囊。脾在中央,亦抱胃(8),正黄如金,铄铄然也。肾如两伏鼠,夹脊直脐肘而居,欲得其居高也。其色正黑,肥肪络之,白黑昭然。胃如素囊,念其屈折右曲,无汗秽之患。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9),此名曰神舍。神舍修则百脉调,邪病无所居矣。小肠者,长九尺,法九州也。(一云九土,小肠者,长二丈四尺。)诸欲导引,虚者闭目,实者开目。以所苦行气,不用第七息。止,徐徐往来度二百步所,却坐,小咽气五六,不差,复如法引,以愈为效。诸有所苦,正偃卧,被发如法,徐以口纳气,填腹自极,息欲绝,徐以鼻出气数十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闭口温气咽之三十所(10),候(11)腹中转鸣,乃止,往来二百步,不愈复为之。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以口纳(12)气,鼻出(13)气者,名曰补(14);闭口温气咽之者,名曰泻(15)。闭气治诸病法,欲引头病者,仰头;欲引腰脚病者,仰足十指;欲引胸中病者,挽足十指;引臂病者,掩(16)臂;欲去腹中寒热诸不快,若中寒身热,皆闭气张腹,欲息者,徐以鼻息,已复为,至愈乃止。校注(1)凡三十四事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2)被通“披”。《云笈七签》本即作“披”。下同。(3)温原脱,据《云笈七签》本补。(4)何疾而已《道枢·太清养生上篇》作“何疾之有哉”,义较通俗。(5)大率原作“率率”,据《云笈七签》本改。“大率”,大略。(6)下原脱,据《云笈七签》本补。(7)凫翁雄鸭。(8)胃原脱,据《云笈七签》本补。(9)志原作“精”,据《云笈七签》本改,与下文“神舍”义合。(10)所《云笈七签》本作“过”,义可两通。(11)候,原无,据,《云笈七签》本补。(12)纳《道枢》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治万病诀》作“出”,义长。(13)出《道枢》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纳”,义长。(14)补《云笈七签》、《道枢》同;《神仙食气金柜炒录》作“泻”。(15)泻《云笈七签》、《道枢》同;《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补”。(16)掩疑“伸”字之误。一、平坐,生(1)腰,脚,两臂覆手据地,口徐纳(2)气,以鼻吐(3)之。除胸中肺中痛(4)。咽气令温,闭目也。二、端坐,生腰,以鼻纳气,闭之自极(5),前后摇(6)头各三十。除头虚空耗转地。闭目摇之。三、端坐,生腰(7),以左胁侧卧,伸臂直脚(8),以口纳(9)气,以鼻吐(10)之,周而复始(11)。除积聚,心下不快(12)。四、端坐,生腰,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13)鼻,徐徐闭目吐气(14)。除目晦,泪苦出,去鼻中息肉,耳聋,亦能除伤寒头寒(15),头痛洗洗(16),皆当以汗出为度。五、正偃卧,以口徐纳(17)气,以鼻出(18)之。除里急饱食。后小咽、咽(19)气数十,令温中(20)。若气(21)寒者,使人干呕腹痛,从口(22)纳气七十所,咽,即(23)大填腹内,除邪气,补正气也(24)。六、右胁侧卧(25),以鼻纳气,以口小咽(26)气,数十,两手相摩热,以摩腹,令其气下出之(27),七息止(28)。除胁皮肤痛。七、端坐,生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29)息,名曰蜀王台(30)。除胁下积聚。八、覆卧去枕,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四所(31),复以鼻出之。极令微,气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热、背痛。九、端坐,生腰,举左手,仰其掌,却右臂,覆右(32)手。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息间稍顿右手(33)。除两臂背痛,结气也。十、端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即(34)气皆通畅。行之十年,老有少容。十一、端坐,生腰,左右倾侧(35),闭目,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止(36)。除头风。十二、若腹中满,食饮苦饱,坐、生腰,以口(37)纳气数十,满、吐之(38),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十三、端坐,使两手如张弓满射,可治四肢烦闷,背急,每日或时为之,佳(39)。十四、端坐,生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40)胃寒、食不变,则愈。十五、端坐,生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瘀血、结气。十六、两手却据,仰头向日(41),自以口(42)纳气,因而咽之,数十。除热,身中伤、死肌。十七、正偃卧、端展(43)足臂,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中寒,周身痹,厥逆(44)。十八、偃卧,屈膝,令两膝头内向相对,手飜两足,生腰,以口(45)纳气,填(46)腹自极,七息。除痹疼热痛,两脚不随。十九、觉身体昏沉不通畅,即导引,两手抱头,宛转上下(47),名为开胁。二十、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右足著外(48)。除难屈伸拜起,胫(49)中痛,瘀(50)痹。二十一、踞,伸左足,两手抱右膝,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51)中疼痹(52)。一本,除风并(53)目晦耳聋。二十二、正偃卧,直两足,两手捻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除阴下湿,小便难,颓(54),小腹重不便(55)。腹中热,但口纳(56)气,鼻出(57)之数十,不须小咽气;即腹中不热者,七息已,温气咽之十所。二十三、踞,两手抱两膝头,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二十四、覆卧,傍视,立(58)两踵,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脚中弦痛,转筋,脚痠痛,脚痹弱(59)。二十五(60)、偃卧,展两手,外踵,指相向,亦(61)鼻纳气,自极,七息。除两膝寒,胫骨疼。二十六、偃卧(62),展两脚两手,足外(63)踵,趾(64)相向,亦(65)鼻纳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仰(66),足胫寒。二十七、偃卧,展两手两脚,左傍两足踵(67),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中病(68),食苦呕。二十八、踞,生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引两手(69)布两膝头,除痹呕也。二十九、偃卧,展两手两脚,仰足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三十、偃卧,左足踵拘右足拇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厥逆(70)。疾人脚错踵,不拘拇指,依文用之。三十一、偃卧,以右足踵拘左足拇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周身痹(71)。三十二、病在左,端坐,生腰,左视目,以口徐纳气而咽之(72),数十一所(73),闭目,目上入。三十三、病在心下若积聚,端坐,生腰,仰向日,仰头(74),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所而止。开目(75)。三十四、病在右,端坐,生腰,右视目(76),以口徐纳气,而咽之数十所(77)。开目。校注(1)生在此义同“伸,”盖古音假借,下同。有的条文即写作“伸”,《病源》并有解释,见彭祖谷仙卧引法第一条注。(2)纳《病源》肺病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67〉条)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出”。(3)吐《病源》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纳”。(4)痛《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同;《病源》作“病”。(5)极原脱,据养生导引文例补。(6)摇原作“担”,形近之误,据《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改。(7)端坐生腰《云笈七签》、《道枢·太清养生上篇》、《神仙食气金柜妙录》、《病源》积聚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90〉条)、《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积聚方养生方导引法均无,义长可从。(8)伸臂直脚原无,据《病源》、《外台》补。(9)纳《道枢》、《病源》、《外台》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吐”。(10)吐《道枢》、《病源》、《外台》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内”。(11)周而复始原无,据《病源》补。(12)不快《云笈七签》、《病源》、《外台》作“不便”。(13)持《病源》伤寒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18〉条)同;鼻息肉候(即第〈258〉条重出作“捻”。(14)徐徐闭目吐气原脱,据《病源》补。(15)亦能除伤寒头寒“能”,原作“然”,据《病源》改。“头寒”二字,《云笈七签》、《病源》均无,或者为“恶寒”之误。(16)洗洗原作“洸洸”,形近之误,据《云笈七签》、《病源》改。“洗洗”同“洒洒”,寒貌。(17)纳《病源》虚劳里急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79〉条)、《外台》虚劳里急方养生方导引法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出”。(18)出《病源》、《外台》同;《云笈七签》、《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作“内”。(19)咽《病源》、《外台》不重。(20)中原无,据《病源》腹痛候养生方导引法(即第〈175〉条)、《外台》腹痛方养生方导引法补。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2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